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时政要闻
兜牢民生底线 厚植幸福底色
浏览:353次 时间:2024-08-01 来源:和谐东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清真巷街道党工委着力发挥党建统领作用,深入推动低收入群体“扩围增效”试点工作落细落实,切实“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以民生温度检验工作深度,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始终坚持工作主动出击、靶向发力,践行民呼我为。明确街道“扩围增效”试点工作内容、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开展“全口径”排查,依托“数据对比+铁脚板摸排”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实现灵活化发现困难群众、及时化救助困难群众、精准化服务困难群众,切实做到“应救尽救,应保尽保”。坚持因户因人施策、精准对症帮扶,构建多样化救助服务体系,深化为民服务工作制度。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通过“红马甲帮办代办志愿服务队”提供上门“代办跑腿”,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针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群众,积极链接就业资源,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增强服务对象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针对“两劳”人员等存在心理障碍的群众,开展心理干预、精神慰藉等社会融入服务,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增强生活信心。

始终聚焦服务可感可及、提质增效,强化统筹联动。构建由区民政局、街道和社区民政专干、社会救助经办员、网格员组成的攻坚小组,同时广泛发动社区志愿者、居民党员、楼栋长、社会组织等组成的困难群众发现网络,从矛盾化解、政策落实、帮扶救助等方面主动对辖区群众开展“地毯式”排查,做到不漏一户、快速响应。提高帮扶救助服务内容与特殊困难群体需求的匹配度,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困难群众的需求和困难,按层级细分保障标准、服务内容和救助政策,进一步提升精准救助水平。结合残联、就业、司法、医保、综治等业务工作同步开展走访摸排,加强工作协同、资源统筹和信息共享,探索发展型、关爱型救助,全面提升社会救助工作合力。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各领域、各方资源力量向一线集聚,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

始终立足群众安居乐业、温饱冷暖,发挥示范引领。通过“石榴籽家园·同心共富工坊”搭建完善用工信息对接平台,推广使用就业帮扶直通车,建立常态化区域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积极吸纳低收入群体通过就业创业实现增收。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的公益平台,引导和整合社区慈善组织、社会组织、小微企业、党员群众、爱心人士等捐助帮扶资金,多方筹资组建“低收入家庭增收众筹帮扶金”。坚持培育和发展伊莲手工编织队,为各族妇女群众和下岗职工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借助直播平台线上接单、线下派单、家中做单,实现辖区妇女就地就近就业,切实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依托辖区文化、美食等资源禀赋,积极吸纳有意愿、有技能的低收入群体,联合相关部门综合保障质量安全、环境卫生、社区治理的平衡点,发展一批有特色的“烟火经济”,今年3月以来,在下南关街将207户低收入群体纳入市场内摆摊,累计带动698人解决就业问题。

下一步,清真巷街道党工委将始终坚持把组织触角扎根在一线、资源力量整合在一线、为民服务开展在一线,认真按照“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要求,持续深化“民政为民”暖心行动,努力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不断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基层治理更有深度、更有温度、更有力度。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