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东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生态环保的公众行动体系,其中涌现了一批“环保达人”,他们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倡导者、模范践行者,为传递绿色正能量,传播环保好声音做出了积极贡献。
无废城市实践者
潘家驹是青海沁心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任碧水外滩小区的物业经理。在小区内积极带领大家开拓创新、积极推动无废城市建设,严格施行垃圾分类,为周边小区做出了榜样。2019年6月起该小区联合蓝天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月”活动,宣传对生活垃圾如何分类、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垃圾分类对环境带来的益处等。每次都选择不同单元不同的居民参加,目的是让小区内80%以上的居民都参加活动,让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深入推广,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习惯。他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想办法、出主意、积极创新,如安装智能垃圾分类箱等。2020年初,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青海沁心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积极响应青海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工作要求和市区疫情处置工作指挥部各项部署,小区内设置专门的废弃口罩指定丢弃点,严格转运监管,开展环境大整治,在他的带领下,居民和员工积极支持参与,物业有效防控获得了一致认可。
党员志愿在行动
韩福兴是一名74岁高龄的优秀老党员。他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发挥自己的余热,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长期义务在小区捡拾清理狗粪,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更是为楼院居民做好事,经常主动打扫楼院卫生,收拾楼道杂物,积极参加社区党委和社区组织的党员活动,志愿为社区工作、为小区的环境出一份力。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倡导生态环保、健康生活。他用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居民朋友,积极加入环保的行列。韩福兴老人曾说“我还不老,我还能为党和人民做出贡献”,坚定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以党员志愿者的表率作用,成为当之无愧的“环保达人”。
生态文明传播人
陈辉贤是西宁市第二十八中学政教主任。他以校园为主要阵地,宣传“环保”精神。为了把环保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陈老师把校园当做了环保教育的第一战场,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为抓手,播撒“环保”种子,精心策划环保主题竞赛活动,学生组成环保志愿者小分队到街上向行人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和环保意识调查。他想尽办法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环保知识,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环保热情。他始终坚持这样一种认识:如果国家和民族是一艘大船,那我就不是这艘船上的游客,而是尽职尽责的水手。我一定以教育为己任,用环保之光带领学生们走出人生的一片片荒漠,走向光明的绿洲。
环境保护好邻居
宗振海曾是青海某部队的后勤人员,工作时他勤勤恳恳,是单位的骨干,得到了不少的赞誉。1988年退休后,忙碌了一辈子的宗振海心里一直空落落的,直到1998年,他种下第一棵树开始,宗振海的晚年生活有了寄托,在小区里育苗种树搞绿化。如今,老人最早栽种的那棵柳树已有十余米高,树干粗得一个成年人都环抱不过来,还在小区各处种下了月季花、牡丹花、菊花等,每到绿树发芽花儿吐蕊时,整个院子姹紫嫣红,生机勃勃。“人住的地方嘛,就得干干净净,而且有些花花草草才赏心悦目,这样大家生活得愉快!”宗振海说。不仅如此,宗振海老人每天天一亮就拿着大扫帚开始打扫卫生,小区的每个角落都被他扫得干干净净,18年来风雨无阻。看到自己居住的小区大变样,邻居们也纷纷向宗振海表达感谢及敬意。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仅仅是他们,还有很多很多的“环保达人”。比如东关大街街道办事处慈幼社区的居民——兰春云,一位普通却不平凡的退休党员。他带头践行环保,积极宣传环保,向身边的人传递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每当街坊邻居提到“兰春云”三个字,大家都赞不绝口。从不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到二次利用水资源,从叮嘱大家随手关灯到给周围的人做环保宣传,兰春云用实际行动将环保生活做到了极致。这些年,在他的倡导下,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节能低碳、爱护环境的行列中来,一起保护环境。
比如青海民族大学退休职工--达撒措。他身体力行、默默奉献、汇聚点滴,用行动带动周边人,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倡导节能减排,洗菜淘米的水浇花或者洗脸,实现水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他经常对大家伙说:“既不浪费,又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一举两得”、“水龙头不要开太大,小水流也能洗干净东西”、“房间没人,要随手关灯。”等等。
比如韵家口镇东兴社区的普通工作人员--翟桂荣,从到社区上班接触到环保工作以来,她就深知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她坚持从生活点滴做起、从家庭这个最小单元做起,环境整洁,生活低碳节能,让环保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翟桂荣同志不光自己注重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把这些向左邻右舍宣传、讲解,带动身边的人都向她学习。身边的一点一滴,汇聚起来也能成江海。她是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中的一个,也是千千万万环保热爱人士中的一员。
比如坚守在最基层的工作者--陈绍玲,是大气污染防治环保卫士。她的心里装满着对环保事业孜孜不倦的爱和追求,为了一个目标,为了圆满解决一个问题,为了群众切实的利益,她无怨无悔,奉献自己的全部青春,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只为了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环境更美。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辖区内,她带着“红袖标”奔波成一道很特别的风景线,向居民广泛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劝导辖区内叔叔阿姨、年轻人、中小学生及辖区商铺杜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污染环境。协调上级单位,在辖区设置了一个优质煤销售点。
比如周家泉街道办事处综合行政执法中心环保督察网格员--刘芳菊。她深深理解并热爱自己的工作,带头践行环保,宣传环保方面的法规,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忠实地履行职责。周家泉辖区有无人看管的家属楼院20余家,河道1.8公里,因此辖区环保工作任务重、推进难、压力大,刘芳菊同志在每一次工作中都必做到家家有台账、件件有登记。她面对工作难题,振奋精神、鼓舞干劲,始终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迎难而上。在最直接的给群众带来实惠的领域,小到各家属楼院的环境卫生,大到河道污水排放、油烟、噪音等都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她事无巨细,视环保为己任,以单位为家。几年下来,她成为了周家泉办事处对外的一张“环保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