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省城夏都大街220号院的业主樊女士,找到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贾海善,在分红登记册上签完字后,领到了小区2019年度的500元分红。“真的挺不错,现在不仅不用交物业费,业委会还给大家分红。”60岁的樊女士说,她退休后经常在外地,这次回来是补交过去欠的物业费的,没想到还拿到了业主分红。
1.
这些天,小区信息栏里张贴了一份通知,上面写着:“全体业主:根据业委会管理资金情况,经业委会研究决定,向每户业主(持有房产证)分红现金500元。凡未交清水费以及以前物业费的业主需交清上述费用后方可领取。”
这已是这个小区实行物业自我管理以来的第三次分红。业委会先后在2016年、2018年、2020年给小区业主分了红。
220号院有3栋居民楼,分别建于1991年、1999年和2000年。2004年,小区脱离单位后勤管理,进入自我管理模式。
今年74岁的马生俊曾是第一届业委会成员之一,有丰富的后勤管理经验。“业委会主任为总负责,会计、出纳职责要分明。成员要有热心,公正无私,账目要清晰透明。”小区也曾尝试聘请物业公司来管理,经过两年的管理后,然而物业公司提出,物业费难收齐,入不敷出,要撤出小区。2016年,在业委会、业主、夏都花园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下,小区业主大会增补了业主委员会委员,业委会再次担起小区管理职责。
当年,业委会收取了物业费、停车费,支出了所有费用后还有结余,经过决议,决定给业主分红。“当时说要分红,我觉得不太可能,没想到真的拿到了500元。”居民们有些欣喜。第二年,在保证小区正常运转支出外,还能结余,业委会开会商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免收业主的物业费。这一年,小区花费4.5万元,安装了监控系统,24个探头覆盖小区的公共区域。“小区的收入主要来自停车费。2019年,除去用于支付清理化粪池、清运垃圾、下水疏通、工作人员工资外,结余的大部分钱给业主分了红。为了管理好小区,业委会的账目上长期保留着四万元左右的流动资金,这是用于解决突发事件的经费,遇到水、电、燃气等突发故障时,保证有现金可以应急。”67岁的业委会成员贾海善说。
在业主委员会的努力下,小区的泥土地变成了混凝土地坪。2016年在清真巷街道办事处夏都花园社区的帮助下,小区楼房“穿衣戴帽”,面貌有了大改变。如今,干净整洁、安定有序的居住环境,让居民们住着舒心,来访的亲朋好友都夸赞小区环境好。“小区管理得好,居民也自觉。”这是齐心协力的结果
2.今年6月,小区王女士家的上水管坏了,她向业委会写了一份维修补助申请。由于施工难度比较大,维修总花费650元,业委会为她补助了350元。因为是主管网,涉及到楼上楼下住户的用水问题,所以补助后剩余的300元费用,由王女士和同单元同侧的6户人家分摊,每家出资50元。王女士从邻居那里收到了维修款后,内心充满感谢。“上下水主管网出现问题,除维修有补助外,居民自家的下水堵了,水龙头坏了需要维修时,也可以写补助申请。每户每年有两次申请维修补助机会,每次维修补助100元。”贾海善说。业委会在管理小区的同时,不忘帮扶生活上有困难的居民。年近80岁的贾奶奶,因病很少出门。“国家政策好,社区给我办了低保,业委会工作人员经常来看望我,过节还给我送来慰问金。”小区里有近一半是租住户,业委会一视同仁,只要成为小区住户,就纳入到小区正常管理。每年1月10日前,业主委员会都会公示全年的收支情况,大到垃圾清运,小到一只灯泡,每一笔支出都清晰明了。在小区门卫除了停车收费系统外,还有一本停车收费登记本,记录着为小区居民减免停车费的“明白账”。“业主们对小区收支情况心里有数了,也愿意配合小区管理工作。”“小区管理得好,离不开居民的配合和社区的帮助。”贾海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