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时政要闻
扶危度厄 医者担当 ——东关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主任刘辉光
浏览:1596次 时间:2020-05-25 来源:区委宣传部

刘辉光,男,46岁,中共党员,副主任检验技师,199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东关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主任、检验科主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刘辉光同志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危险性,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范围广的实际情况,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他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带领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夜以继日战斗在抗击疫病的最前沿,始终坚守在急难险重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1月24日,春节假期的第一天早晨,刘辉光接到城东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要求东关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辖区内返宁人员排查工作。城东区作为西宁市的“东大门”,排查任务之重刘辉光心里十分清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立刻拨打电话,在请示院委领导的同时发动科室人员全员到岗,如果说抗击疫情是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医务科就是战场上的“作战部”,而作为医务科主任的刘辉光就是这场战役的主要指挥员,协调安排、使命在肩!多少个夜晚,东关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战部”里灯火通明,多少次食堂打来的饭,他不是忘记吃,就是被无数个需要紧急解决问题的电话打断来不及吃,大家都看着心疼,可他总说:“现在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饭可以少吃一口,我们是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击,一刻都不能耽误。” 

作为医务科主任,自接到疫情防控工作命令的那一刻起,他就主动放弃春节休假,第一时间启动防控应急预案,制定医院防控小组文件,安排预检分诊、布置引导标识、医务人员培训、应急演练、安排发热门诊轮班值守、消毒隔离、疫情上报……一系列工作,每天一百多个协调电话,十余次现场调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冲锋在前,敢担当有作为

1月26日,城东区上报3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接到城东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要求选派医务人员及司机前往辖区小区转运密接人员留院观察时,“我是党员,让我去。”刘辉光主动请缨同司机一起前往密接人员居住小区,转运密接人员留院观察。“马师傅,午饭还没吃吧,我给你们买了饭,放在门口了,记得趁热吃了。”面对隔离留观人员的就餐问题,刘辉光主动为他们送餐,电话讲解留观注意事项,询问需要哪些生活用品等等。马师傅在电话中激动地说“真的很感谢刘主任,家里的亲戚、周围的邻居知道我们家有确诊患者都躲着我们,只有你敢来我家接我们,还给买饭送饭,我们现在就信任你,谢谢你的大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刘辉光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累计转送密接人员20余人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

疫情期间,刘辉光将医院办公室当成了家,吃住都在医院,他说这样工作起来方便快捷,工作效率会更高。自大年初二到正月十五没回过家,好几次他前往城东区疫情指挥部汇报工作,都会从家门口路过,但却没时间回家看看,只是自言自语的念叨一句:“儿子可能这会儿正在家写作业呢!”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经常忘记吃饭和服药,即使血压飙升到180/110mmHg,还依然坚持工作,同事们怕他身体吃不消劝他休息几天,可他总是笑着说“没事的,我是男同志能抗”。他的手机始终保持24小时畅通,不管夜里几点只要有电话打进来他都会说:“没关系,别着急,我来解决”这几乎就是他的口头禅。 

2月8日,“刘主任,生日快乐!”同事们在微信群里发来的生日祝福让刘辉光倍感温暖,这时他才想起来今天是自己的生日,以往过生日全家老小一起吃顿饭其乐融融,但今年他奋战在抗疫前线,眼里看的心里想的都是疫情防控工作,虽然没有蛋糕、没有蜡烛,但刘辉光在心里默默许下愿望:“一定要快点战胜疫情,让医护人员和患者都能早日回家”。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迎难而上、救死扶伤,用他们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白衣战士的无畏、坚韧与奉献,刘辉光只是这些基层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也正是有了这些最美“逆行者”,让这个寒冬充满温暖。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