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时政要闻
城东区磨尔园社区被评选为2023 年省级“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
浏览:2107次 时间:2023-11-09 来源:和谐东区
城东区清真巷街道磨尔园社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立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的基层“扫黄打非”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扫黄打非”基层联络点作用,加强社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文化环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扫黄打非”工作落实在基层。

完善工作机制,筑牢“责任网”。发挥“社区党委”聚力作用,织密“扫黄打非”工作网格,成立以党委书记、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网格员和“两委”成员组成的“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每月至少召开1次“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落实责任分工,将网格员培育成“扫黄打非”宣传员、信息员,建立排查工作台账,常态化开展“扫黄打非”工作。
强化巡查监管,筑牢“检查网”。坚持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突出“扫”“打”关键环节,以实施“护苗”“净网”等专项行动为发力点,严查市场流通渠道,持续加强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强化文化市场清查整治,严密清查封堵含有低俗色情等内容的出版物和盗版教辅读物。每月对辖区印刷企业、打字复印店、校园周边文具店等抽查检查2-3次,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违规印刷等行为。
强化宣传引导,筑牢“宣传网”。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等宣传媒介,联合辖区学校紧扣“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日”等节点,广泛宣传“扫黄打非”相关知识。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黄”与“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普法小课堂、红色主题教育等活动,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普及理论知识、法律常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行为,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
“护苗”齐发展,构建“安全网”。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护少年的你·护苗”志愿服务队,持续深化文明志愿活动,从理论宣讲、帮扶助困、党员先锋志愿服务三支队伍入手,以党建为引领,开启融合护苗“版块效应”,即:将社区所辖党组织有效整合,构建“社区+辖区单位+物业+志愿者”的服务联盟,借助各自优势资源,打破各自为战的“单线壁垒”,开展多元化的活动,进一步夯实了“扫黄打非”群众基础。
四个幸福圈,扩大“辐射面”。“绿色和谐幸福圈”,切实做好扫黄打非“护苗”进社区工作,在辖区人流密集场所发放宣传资料并进行详细解释,公布举报范围、举报标准及咨询电话,增强群众对“扫黄打非”的广泛关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主动发现、排查问题线索,进一步净化辖区文化环境,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家社联动幸福圈”,积极发挥“家长学校”“未成年活动室”“童萌亲子园”等阵地作用,为辖区少年儿童量身打造专属的活动,以科普、安全、文化、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内容为主,从生活、心理教育等方面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既能展现自我风采,又能实现自我需求的平台。“石榴籽幸福圈”,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信息交流、服务联系、纠纷调处、法律援助、学习培训等平台,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居民自治组织、辖区单位、宗教团体等协调联动的“1+N”民族工作体系,全力打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家园,创造更清朗的生活环境。“网格服务幸福圈”,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将辖区划分为4个网格,每个网格内由党委委员、辖区单位党员、社区网格员和楼院党员志愿者负责,进一步健全完善扫黄打非摸排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科学研判机制,推广党群连心卡、民情服务驿站等做法,不断拓宽发挥作用的途径。
城东区清真巷街道磨尔园社区充分调动和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凝聚了共筑共建的思想共识,畅通互动互促的渠道,进一步提升“扫黄打非”进基层的整体效应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