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时政要闻
西宁市城东区委书记王晓云:坚持生态优先 守好“生命之源”
浏览:1945次 时间:2023-11-30 来源:和谐东区

近年来,城东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加大投入,加快节水设施建设,强化管理和宣传教育,积极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压实责任体系,做好“管水”文章。成立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和任务清单,研究部署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协作”的工作推进体系,扎实推进节水行动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坚持以制度与方案为引领,出台《西宁市城东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水资源总量控制及节水等约束性指标管理的各项任务、要求,搭建起节水型社会建设政策体系“四梁八柱”,确保用水总量、强度“双控”到位。进一步落实节水监督管理,定期开展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管理专项监督检查,督促其严格执行节约用水有关规定,落实各项节水措施,同时,指导我区节约用水工作有序开展,切实做到机关单位节水先行。

提高利用效率,做好“治水”文章。严格落实市级下达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重要水功能区控制指标,近几年年度用水总量、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幅度、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以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达到标准要求。从严从细做好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工作,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以及水功能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持续改善水资源管理保护体系。按照省、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部署,我区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压实主体责任,紧盯年度目标,强化监管力度,水资源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严格过程管控,做好“惜水”文章。将节水审查、节水验收列入项目建设基本程序,确保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加强节水型器具监管力度,对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等区域进行用水器具现场抽查,有效减少非节水型器具的使用,进一步普及节水理念。全面落实取水许可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和管理、总量控制指标。强化取水许可监督管理,按用水定额核定取水量,从严控制取用水指标。对是否办理取水许可机井、是否存在非法建设机井取用地下水等情况进行细致排查,做好取水许可监督,开展用水定额使用情况检查工作,协助市级水行政部门完成自备水源关闭工作,建立健全各类取用水台账,实现动态监测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严格落实《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关于对西宁市区非居民用水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的通知》等文件制度,严格有偿用水,按实计费、应收尽收,规范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有效促进节水减排和节水减污。发挥价格杠杆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推行居民阶梯水价、非居民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适时进行水价核定,严格约束超额用水行为,进一步提升居民和企业节水意识。

全民共同参与,做好“爱水”文章。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为契机,综合利用报刊、微信、抖音等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张贴节水小标语、播放节水小视频、普及节水小知识、传授节水小妙招,增强全民节水意识,营造良好节水宣传氛围。大力开展节水载体建设,重点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标准节水载体。目前,全区已建成节水型公共机构、学校、小区、企业等节水载体132个,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1家,节水型公共机构建成率达100%,节约用水典型示范效应不断放大。

下一步,城东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规范节水管理,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巩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成果,奋力开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新局面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