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时政要闻
城东区周家泉街道:理论“春风化雨” 宣讲“声入人心”
浏览:4302次 时间:2023-12-15 来源:和谐东区

近年来,周家泉街道立足基层理论宣讲实际,贴近群众理论需求,积极创新宣讲方式,统筹宣讲力量,用好宣讲阵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宣讲阵地全域化,解决“在哪讲”。“今年,我们的医疗保险缴费是380元,对于有慢性病和经常住院的居民来说,是非常划算的,报销力度和报销范围都很大。”在龙华雅苑小广场内,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正在向居民宣讲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政策,原本还在犹豫要不要参保的居民马万丽,听完政策宣讲后,立马完成了医保缴费。此次宣讲是周家泉街道不断拓展宣讲阵地全覆盖的一个缩影。议事长廊、党员家中、小区庭院,到处都是党的理论宣讲阵地。通过理论宣讲线下“微阵地”,以“庭院微党课”“集中式学习”“凉亭微宣讲”为主要形式,为群众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渴”,切实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米”。

宣讲队伍多样化,解决“谁来讲”。“各位党员群众,我是街道‘小板凳’理论宣讲员,今天和大家分享党的二十大之后给大家生活带来的变化,也听听大家对社区下一步发展的意见建议。”一条横幅、一个小板凳,一场接地气、吸引力十足的理论宣讲活动就开始了。“作为一名宣讲员,要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米’,就要让群众知道今天宣讲的主题,结合大家切身实际,再用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语言,把‘大政策’转化为‘小故事’,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文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群众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谈起如何让宣讲深入人心,理论宣讲员王惠萍说道。近年来,街道着力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宣讲矩阵,建立“机关干部+基层骨干+文明家庭+革命老兵”理论宣讲队伍,放大理论宣教效应,做到群众在哪里,宣讲就跟进到哪里。今年以来,开展宣讲活动60余场,覆盖群众1200余人,服务时间120余小时。

宣讲方式大众化,解决“怎么讲”。“我虽然岁数大了行动不方便,但学习不能掉队,有了这个朗读的视频,我可以去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每当听到祖国的发展,国家的强盛时,我都激动不已,感恩党给予我们的美好的生活。”建国路社区81岁党员张长喜说。为了让宣讲接地气、见实效,街道针对党员流动性大、老党员偏多等因素,从提高党员参学率、群众参与度中破题,创新开展基层理论宣讲,采取线下宣讲、内容录制和线上传播,唱响“讲、听、传”三重唱,确保党员群众“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推动党的理论方针落地生根。同时,注重线下线上融合,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党员微信群等,广泛运用网络视频、音频传输等形式,搭建“微课堂”,开展“微宣讲”,营造“处处有课堂、时时被熏陶、人人受教育”的学习氛围,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阵地就延伸到哪里。下一步,周家泉街道将继续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首要任务,以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资源整合更加到位、服务群众更加精准为目标,让浓浓的新风正气激荡在辖区每一个角落,助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再上新台阶


打开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