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城东区:以“微治理”为基石 筑起民生“大幸福”
浏览:935次 时间:2024-03-15 来源:和谐东区

城东区火车站街道办事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细化工作措施、完善各项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围绕“党建工作联做、党建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加强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把党建工作与城市基层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党员群众教育常态化、全覆盖。

强化政治引领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坚持团结协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旗帜鲜明地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把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融入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始终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工委会议第一议题,第一时间传达学习、领会贯彻,切实提升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设立19个党员示范岗,划分25个党员责任区,开展承诺践诺、立足岗位做贡献、认领“微心愿”、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打造“幸福驿养站”和“喇海娟矛盾纠纷调解室”,整合资源力量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余件。

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区精细化治理工作,加大社区与区直部门、驻区单位联建工作力度,辖区共有16名社区兼职委员和“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148名在职党员划分至相应网格担任兼职网格员,各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全区率先完成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下辖幸福社区以“党民同心·共建幸福”党建品牌为载体,充分发挥党总支核心作用,搭建“党员责任区+民族信息联络员+业主管家”三方联动治理服务平台,组建“社区基层协商民主议事会”“社工委”“巾帼调解队”,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努力把社区打造成各民族和谐共处、守望相助的大家庭,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社区综合治理深度融合。

聚焦组织引领
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

探索“五社联动”新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推进党建引领“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服务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坚持以“四引四治”为主线,推动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融合发展、保障有力、成效明显的“五社联动”治理服务机制。引进西宁市首家院前急救服务队中华志愿者协会西宁应急服务队在火车站出站口值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在下辖富民路社区设立服务站,定期联合城东消防救援大队、韵家口派出所、韵家口镇卫生院等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切实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街道党工委聚焦“一老一小”需求,打造“幸福驿养站”,组建“春雨”文艺宣讲队,围绕各项重点工作、各个重大节日,将各类理论知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形式进行宣讲。街道党工委联合区政协充分发挥专业律师“智囊团”作用,在下辖中庄社区谋划成立“法律服务+律师+协商”喇海娟委员工作调节室,就近开展宣传宣讲、法律服务、纠纷调解、收集社情民意、主题服务等活动,帮助解决群众关注的天然气分户改造、水网改造、居民物业纠纷等问题,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深化机制引领

增强基层治理“新动能”

聚焦基层治理,促进赋能增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深入挖掘辖区党建资源,持续发力为“红纽带”党建品牌建设赋能,推动基层党建均衡发展、全域提升。利用“街道吹哨 部门报到”“党员入格 一网兜底”等方式调动辖区共驻共建单位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共同协商解决辖区范围内党建、基层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充分发挥“红色物业”服务作用,加强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的指导、建立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和协调共治机制,形成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聚焦民生福祉,回应群众期盼。统筹做好就业创业、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卫生健康、人民武装、退役军人服务等工作,聚焦辖区低保、困难残疾人、孤儿、困境儿童、特困供养、重大病患者等群体,构建党建引领下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救助新型服务体系。认真梳理2024年度为民办实事清单,用好用实为民服务专项经费,严抓为民服务成效、紧盯任务、跟踪进度、压实责任,用严格的标准、精细的管理,确保“实事”项项落实、“好事”件件交账,让惠民实事项目早落地、群众早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