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城东区:“四方+五社”联动多元共治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
浏览:1211次 时间:2024-04-08 来源:和谐东区

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最小的细胞。近年来,周家泉街道为民社区以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四方”为基础,构建以社区为龙头、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四方+五社”联动治理新机制,实现基层治理和服务保障双提升、双促进。

整合资源,促进联动“参与度”。聚焦社区治理组织力量薄弱、社区共建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民社区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个关键,用社区各级党组织做“堡垒”,用党员做“主线”,“穿针引线”,把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社区志愿者、慈善资源连成“线圈”,共同解决社区发展过程中的大小难题。针对辖区无物业管理的老旧楼院较多等痛点、难点问题,为民社区不定期组织居民代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各类群体,通过“居民议事会”“圆桌议事会”“联席会”等形式,有效协调解决小区停车、垃圾分类、暖气不热、路灯不亮等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形成“同心圆”模式,不断满足居民多元需求,实现社区治理共谋。

协同治理,提升联动“融合度”。聚焦社区问题诉求多、牵涉面广、处置难度大等问题,为民社区线下利用社工、网格员、楼栋长、社区志愿者等力量,不定期深入院落(小区)、辖区单位、物业、业委会等走访排查,找准辖区治理短板;线上通过“物业群”等平台,收集居民反映的各项问题,整合形成“工作清单”。同时,社区党委不断延伸治理触角,有效利用社会力量,积极联系人大代表、爱心企业、志愿服务队等外部资源参与社区治理、参加环境整治、协商小区事宜,实现“有效自治”。疏通污水管网、维修安全隐患墙体、安装微型消防站、楼栋内增加灭火器……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让党建引领社区发展和治理以春风化雨的形式走入社区、走入群众。

服务下沉,增强联动“幸福度”。聚焦社区志愿服务形式单一、精准度不够等问题,为民社区着眼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梳理辖区单位在人、财、物方面的优势资源,建立服务清单,联合开展群众“急愁难盼”的各项工作,着力把平台、资源、人力、服务链接到社区。今年以来,社区结合“雷锋月”“我们的节日”“创建日”、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月一主题”等工作,联合辖区海峡妇儿医院、仁爱医院、兴业银行、夏都公益等参与共驻共建,广泛开展法律援助、义诊、义剪、矛盾化解,以及关爱慰问辖区低保、残疾家庭、空巢、独居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小急难”问题,也撬动了更多的慈善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实现困难群体共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