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对经济发展起着“助推器”的作用。2024年以来,城东区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人社职能职责,在搭建用工平台、强化技能培训、释放政策“红利”、优化社保服务、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搭建用工平台,为民营企业“注入动能”。全面掌握本地区企业的用工需求信息,依托“党建+东东姐帮你找工作”“西宁招聘网”等线上平台发布各类岗位信息1248条。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为契机,举办各类招聘活动9场,发布岗位信息1077条,达成就业意向724人。积极探索“直播带岗”新模式,为11家企业举办2场直播带岗,在线点击量突破5.43万人次。通过多元化的招聘企业,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搭建“桥梁”。
强化技能培训,让民营企业“才尽其用”。积极整合优质培训资源,精准锁定辖区企业实际培训需求,对企业员工开展在岗、岗前培训6期202人。向参训企业审核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13.2万元,夯实劳动者的技能基础,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释放政策“红利”,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加大各类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政策宣传进企业、线上“云课堂”、线下座谈沙龙等形式,切实提高政策知晓度。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就业,为17家企业兑现企业吸纳社保补贴2648.87万元。通过“免申即享”经办模式,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为3372家企业降费减负1051.96万元。全力稳岗位促就业,发放稳岗补贴95户18.59万元,一次性扩岗补助13户9.45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优化社保服务,为民营企业“助力增效”。大力开展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为2488名“快递小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登记。严格落实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户籍限制,截止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1.3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5.4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5.86万人,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14户。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引导66户新注册企业通过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完成用工人员参保登记。
和谐劳动关系,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深入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处理各类涉劳动保障举报案件263件,办结240件,涉及金额535余万元。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处,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51件,办结结案204件,涉案人数251人,涉案金额为720万元。为16名职工办理续签、补签、新签劳动合同的登记备案工作,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6%,为33家用人单位签订了集体合同及工资集体协商,涉及职工8453人,有效维护双方权益。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用保证保险、银行保函方式替代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对新开工建设的4家单位征收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96.8万元,退还5家单位保证金129.7万元,盘活企业资金,促进企业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