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区东关大街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实践载体,在“邻里互助、和美共建”区域化大党建工作体系中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动力主轴作用,结合辖区居民结构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新搭建“东关·共富工坊”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帮扶平台,统筹撬动多类型、各层级主体资源赋能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以项目为牵引着力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区结构,通过促进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厚植“四个与共”“五个认同”,鼓励辖区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强化党建引领,组织载能有保障。党建引领。充分吸纳“夏都枢纽”党建联盟典型经验,因地制宜拓建新型城市基层组织共同体——“东关·共富工坊”党建联盟,统筹17家联盟单位资源要素,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和多元化市场资源实现对低收入群体就业帮扶的“广泛覆盖+精准滴灌”。健全体系。“三库”——“工匠资源库”“产品资源库”“合作伙伴库”集中串联“工坊”人力资源、产品信息和合作客群。多元参与。以闲置楼宇资源、友商合作资源实体化运营就业增收托底子项目,政府搭台轻量化撬动服务市场针对产品产供销、劳务选培用的闭环运营保障,兼容满足群众多元化、多类型生活诉求。
深耕资源禀赋,项目聚能有力量。以老东关青海传统手工面点文化、工艺、口碑禀赋为基础,由办事处出资成立青海花儿卷卷商贸有限公司,同步注册花儿卷卷品牌商标,紧盯“扩产能带就业促增收”主线,同步推进“阿娘”工匠选培用、供应链合作体系建设、产供销一体化新店拓建、产能提升、销售渠道拓展、新品研发及品控管理等相关工作。截至目前,“花儿卷卷”已确定花宝蜂业、华宝肉食、绿丰鸡蛋、小牦牛乳业等优质原材料供应链合作伙伴企业6家,落实7个产供销多功能实体点位。在售玫瑰花卷、馓子、月饼等10余类青海特色匠心手工面点广受群众好评,花儿卷卷商贸有限公司近期已与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达成送餐合作。后期街道党工委计划结合西宁“五个中心城市”定位以及城东区“四新”产业发展方向,在医疗康养、文化旅游等适配板块不断推动“花儿卷卷”系列产品的跨界融合和新品研发,进一步提升工坊产品线对“阿娘”工匠的吸纳保障能力。
拓展外延合作,互助赋能有磁场。一方面征集统筹筛选政府、社会就业资讯信息,通过政策宣讲、海报地推和开辟“社区零工登记窗口”等举措广泛宣传共富增收的利好信息,设置服务专席精准对接、按需匹配人岗相适的就业岗位。自项目启动至今,东关大街街道已征集劳务工匠165人,滚动发布就业岗位558个,落实专兼职双向匹配劳务订单73人。另一方面依托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家政服务业方向)支持政策,与西宁昊润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全市首家“社区家政服务融合店”,锚定街道、社区单元内低收入群体劳务输出及全体系专业化家政服务需求,以“五社联动”建立年内输出百名工匠的劳务选培用的闭环长线自循环运营模式,兼容制定《“邻里互助·共富共享”为民服务公益事项清单》,以40户辖区困难群众、老党员等群体为精准服务对象,持续完善社区现有公共服务功能。目前已签订,以“社区普惠+企业专业”双线资源构建完善线下“家门口”线上“零距离”的精细化服务体系。
下一步,城东区东关大街街道党工委将持续完善招、培、用、兜一体化项目运行保障机制,启动共富头雁培育计划,在“东关·共富工坊”后续发展中通过党员干部嵌入式服务,积极开展党员、骨干“双培双带”,同步探索与职业培训学校、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及相关领域社会组织多元合作,不断加大用工输出“质”与“量”和工匠获得感,同时以项目为载体,将基层组织建设、“石榴籽家园”建设、社区基层治理、区域经济发展等多口工作并线推动,力争实现一树开花处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