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工伤后,走工伤申报流程,碰到工伤业务点远、申请窗口排队长等问题,有时比受伤还让人心烦!”而如今这个问题已得到解决。业务下沉以来,城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整合提升办事效率,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技能及微笑服务等实际行动,赢得了越来越多办事群众的认可,切实提升了群众的满意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共受理单位工伤认定26起,个人工伤认定4起,伤残鉴定22起,解答咨询280起。
一是抓学习促落实,提升人员综合素质。为有效承接下沉业务,给广大参保对象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选派业务骨干通过参加跟班学习、集中授课、参与案例分析、实地观摩等,促使《工伤保险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得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学习、理解和运用,持续提升经办人员综合能力水平,为有效开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抓服务促和谐,提升群众满意度。以创建人社为民服务“一体化”活动为契机,聚焦“一体化”服务工作,将工伤认定、劳动仲裁等业务环节相衔接,设立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受理窗口。教育引导窗口人员切实把服务好群众放在工作首位,把为民服务的理念根植于日常,为前来办事的群众送上一个微笑、倒上一杯热水,把“您好、您请坐、您慢慢说、您稍等、您慢走”等文明用语贯穿始终,用实际行动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感受人社工作人员的优良作风,让有温度的人社服务深入人心。
三是抓宣传促预防,提升政策知晓率。为提高企业职工对工伤认定、伤残鉴定相关政策及办事流程的了解,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借助“安全生产月”活动和2024年“走进奔跑者”主题宣传暨《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实施20周年纪念宣传活动契机,于6月17日、7月12日分别在新千广场、力盟步行街开展宣传活动,现场宣讲《工伤保险条例》等政策法规,为职工和群众答疑解惑、发放宣传手册等,着力提高群众对工伤保险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进一步扩大工伤预防宣传覆盖面,营造浓厚的工伤预防社会氛围。
四是抓衔接促联动,提升工作质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提高工伤认定质量为目标,以维护工伤保险基金安全为重点,持续强化与上级业务部门、劳动争议调解部门、工伤保险经办部门等的沟通衔接,及时化解各类工伤矛盾,为切实维护受伤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为工伤职工及用人单位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五是抓细节促规范,提升管理水平。为确保群众办事“只问一次、只跑一处”,针对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专门成立了“城东区工伤认定受理交流群”,将相关资料模板进行公示,加强沟通和衔接;针对个人申请,进一步梳理和细化工作流程并形成一次性告知材料,在醒目位置进行张贴公示;为进一步提升咨询服务便利化,厘清咨询主体、联系方式及特殊情况等要素,特制定咨询台账。在醒目位置张贴《城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征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的公告》接受群众监督,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下一步,城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持续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改进工作方法,梳理防范风险隐患,多措并举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使群众在每一件工伤案件认定中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实发挥工伤保险“稳定器”效能,保障参保群众权益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