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城东区周家泉街道办事处:把好“三个度”推动“有诉必应马上办”提质增效
浏览:860次 时间:2024-11-04 来源:和谐东区

    房屋渗漏引起纠纷,社区协调邻里和好如初;管道堵塞污水外溢,紧急排查疏通保障居民生活……今年以来,周家泉街道为民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把12345热线作为把脉民生诉求、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平台,将社区重点工作、诉求办理和网格治理高效融合,构建“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的工作格局,以实际工作成效推动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工作“落地有声”。

    强化思想认识,诉求处理有“速度”。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以解决群众诉求为工作目标,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盯办西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系统,第一时间响应签收,通过“专人派单、网格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方式,严格落实诉求事件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群众诉求快速响应。二是强化分析研判,根据城东区12345热线工单日报,结合社区实际,对“一案多诉”及群众不满意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制定不满意工单“问题清单”,与诉求人一对一、点对点联系,从源头上化解问题,不断提高工单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

    聚焦民生难题,解决诉求有“温度”。社区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重点工作任务,聚焦群众所需所盼,积极化解群众诉求事项,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解决诉求应民声。“家中地漏积水一个月了,但一直联系不到楼下住户,希望社区能帮忙解决”,家住黄河源国际城的居民致电“12345”市长热线平台反映诉求,接到诉求工单后,网格员第一时间前往黄河源国际城找到投诉人了解情况,并多次联系楼下住户,有效解决了居民的“烦心事”,地漏通了,民心也通了。二是保障民生促和谐。社区严格遵守“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全力抓好社会救助各项政策落实。家住大众商城的牛存娘老人身患重病,无儿无女,没有收入来源。工作人员了解详细情况后,耐心细致地向老人讲解最新的低保救助政策,及时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范围,在成功办理一件件“关键小事”中,真正实现了“有诉必应马上办”,获得了辖区居民的认可、支持和点赞。

    靠前为民服务,未诉先办有“深度”。社区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居民的沟通联系,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实现“被动响应”向“主动出击”转变。一是持续依托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机制,进一步畅通民生诉求解决渠道,14名网格员主动关注“西宁12345”微信公众号,手把手积极引导网格内居民主动发现上报问题,为群众提供“急难事马上办、就近办、贴心办”的服务,让网格矩阵更加规范,网格机制更加完善,真正做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二是通过组织辖区人大代表进“网”入“格”,推动人大代表深度参与“未诉先办”与“有诉即办”。“代表们,你看我们院子的树木,夏天生虫遮光,秋冬落叶打扫难,能不能把我们院子的树木给修剪一下。”“代表们,我们这一片小区老破小,没有物业,能不能帮助我们成立业主委员会啊?”代表们针对在走访过程中收集到的关于树木遮光、楼院环境卫生等问题,认真梳理分析,提出解决建议,并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做好全程跟踪督促,助力实现“未诉先办、有诉即办”。

    截至目前,社区已受理承办各类诉求70余件,涉及物业供暖、停车管理、安全隐患等各方面问题,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下一步,为民社区党委将继续聚焦重点工作,立足自身实际,紧盯问题差距,不断提高工作标准,确保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工作接地气、有实效,将“诉求清单”变成“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