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情暖金秋 爱在重阳——西宁市“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示范活动在城东区举办
浏览:72次 时间:2025-10-29 来源:和谐东区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丰富辖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推动传统节日与书香文化深度融合,10月28日,由中共西宁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中共西宁市城东区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城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承办,林家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城东区文化馆协办的“我们的节日·重阳——情暖金秋 爱在重阳”主题活动在城东区路家庄村广场成功举办。

 

活动紧扣重阳节“敬老、登高、赏秋”的文化核心,以“书香夏都”为特色串联,精心设置了五大板块内容,形式多样,贴近老人需求,现场气氛温馨热烈。

 

“用一本旧书换一份福袋,还能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送去知识,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一位参与“时光书摊 品味书香”活动的群众说道。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精心布置的书摊前人头攒动,辖区群众纷纷将家中闲置的书籍带来置换“重阳福袋”。福袋内不仅有定制书签还有实用的保暖手套,每一份都承载着对老年人的贴心关怀。本次活动收集的100册书籍将在整理分类后,全部捐赠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朋友们搭建起共享知识的“移动书架”,让书香浸润晚年生活。书摊旁的“时光留言墙”同样热闹,现场群众纷纷提笔写下对重阳节的美好祝愿,或寄语家中长辈健康长寿,或抒发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一笔一画间满是真挚情谊,成为节日里一道温馨的风景线。

 

“茱萸”自古就有辟邪祈福的寓意,重阳节佩戴茱萸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正向群众们详细讲解茱萸的民俗文化内涵。随后,传承人手把手教授大家重阳糕古法制作与手工茱萸扭扭棒的制作技巧。揉面、塑形、点缀果料,老人们在制作重阳糕的过程中重温传统美食记忆;穿线、缠绕、固定,孩子们则在家长的陪伴下,认真制作茱萸扭扭棒,感受非遗手艺的乐趣。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大家在动手实践中深入了解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让非遗文化在互动体验中得以传承与发扬。

 

“大爷,您的血压很正常,平时注意饮食清淡就好。”“阿姨,我教您怎么用手机视频通话,以后就能随时和子女聊天了。”现场志愿者们各司其职,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爱心剪发区前,志愿者们耐心询问老人们的发型需求,娴熟的手艺让老人们焕然一新;健康义诊区里,医护志愿者们为老人们测血氧、量血压,细致解答健康咨询,并提供专业的养生建议;反电诈宣传区里,辖区民警和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人讲解电信诈骗常见手段与防范技巧,手把手教授智能手机基础操作,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安心享受智能生活。志愿者们的暖心服务,如同秋日里的暖阳,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与温暖。

 

“来,阿姨看镜头,笑一笑!”“光影重阳 为您留念”活动专门为参加活动的老年人设置了主题打卡墙,老人们拿着年龄气球笑容洋溢,工作人员拿起相机,为老人们记录下节日里的幸福瞬间。老人们或独自出镜,或与家人、老友合影,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将冲印好的照片免费赠送给老人们,让这份珍贵的回忆得以长久留存,成为他们“最难忘的一次重阳”。

 

随着现场活动氛围持续升温,“情暖重阳 艺韵华章”文艺汇演拉开帷幕,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西宁市城东区第二幼儿园博文分园的教师及幼童们带来朗诵《最美是重阳》,稚嫩的声音传递出对老年人的美好祝福;歌声嘹亮合唱团演唱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当那一天来临》,旋律悠扬、气势恢宏,赢得阵阵掌声;区文化馆演绎的青海方言情景剧《清廉榜样在身边》,以接地气的表演传递正能量;青海聚舞空间的舞蹈《天地龙鳞》舞姿飒爽,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花儿了我们”乐队则带来摇滚花儿《心像白云绕山岗》《一年一回重阳节》《敬上一杯菊花酒》及经典歌曲《大城小爱》,将传统花儿与现代摇滚相结合,独特的演绎风格让现场气氛达到高潮。整场汇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跟着旋律哼唱,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感受着跨越时光的温情与力量。

 

此次重阳节系列活动,不仅为辖区老年人送上了节日的祝福与关怀,更让老人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社会的温暖。下一步,西宁市城东区将继续聚焦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爱老活动,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