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东区坚持党对河湖长制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其纳入全区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城东区自然资源和林业局聚焦湟水河河道安全管理核心职责,针对泰阳国际漫堤、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段(以下简称“中法段”)堤防冲毁、中法段阻水片林三类重大险情,秉持“快响应、实处置”原则,通过高效对接、精准申报、科学推进,实现3处安全隐患全流程闭环治理,筑牢辖区河道生态安全屏障。
精准研判,高效联动,为治理争取“黄金时间”。针对湟水河河道出现的多处险情,城东区第一时间组建工作小组,深入泰阳国际停车场、中法段河道等现场开展实地勘察,精准掌握险情——泰阳国际处河道堤防损毁达80米,中法段不仅堤防冲毁120米,还存在阻水片林影响行洪安全并对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在完成险情核查与数据梳理后,城东区自然资源和林业局迅速与上级主管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及时汇报险情动态及初步治理思路,积极申请专项资金与项目立项,确保治理工作“不滞后、不脱节”。
靶向申报,分类推进,实现河道治理“闭环落地”。城东区自然资源和林业局聚焦湟水河河道安全管理核心职责,针对泰阳国际漫堤影响、中法段河道堤防冲毁、中法段河道阻水片林等三类重大险情,坚持“快响应、实处置”原则,通过高效对接上级、精准申报资金、科学推进项目,实现3处安全隐患全流程闭环治理,切实筑牢辖区河道生态安全屏障,相关工作成效显著。围绕3处险情的不同特点,我局精准匹配政策支持方向,分领域、分批次推进资金申报与项目实施,确保治理工作靶向发力、落地见效。
深入谋划,系统推进,突出生态修复“综合施策”。坚持综合施策提升治理效能,针对区域堤防损毁及生态短板问题,一方面高效开展应急修复,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统筹推进系统生态修复,将中法段120米冲毁堤防纳入总投资2277.9万元、覆盖民和桥至明杏桥2.4公里河道的“湟水河(城东段)生态修复项目”整体规划,重点建设格宾网石笼生态护岸,计划10月30日前竣工验收,同步解决堤防安全与生态改善问题;同时聚焦行洪安全开展阻水片林专项整治,争取一般债券资金606万元推进相关项目,其中中法段清理工程已验收,城东段4处阻水片林清理进入意向性公示阶段,确保实现阻水隐患全面清零、行洪通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