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西宁晚报】创城让西宁越来越幸福
浏览:4141次 时间:2020-09-16 来源:西宁晚报

“住在西宁天天都能逛公园,幸福!”

“随时都能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开心!”

“文明城市干净又文明,出行也快捷,舒坦!”

……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改变的是城,也是人,更是精气神,是一座城市由内而外的全面升级。

自2017年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以来,西宁做到了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劲头不松,城市形象和品质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在2019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西宁又一次名列28个省会(首府)、副省级城市第12位,位居西北城市的首位。

“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复检测评工作,巩固好一砖一瓦修建起的全国文明城市大厦成果。”8月10日,在西宁市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上,市委书记王晓再次对创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城给西宁带来的改变,市民心中都有真切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走上街头,去听听市民怎么说。

幸福感越来越强

每逢双休日,市民李薇郁女士最大的爱好就是去西宁环城国家生态公园走一走,体验森林氧吧的惬意,她说:“整个公园有20多个景点,有的是以前建设的,有的正在建设,四周树木葱郁,是名副其实的森林氧吧,漫步在这里,可以听听小鸟在身边唱歌,看到野鸡在身边漫步,感觉真好!”

“因为创城,让西宁的绿意更浓,生活在这样一个生机盎然的城市里,怎能叫人不幸福!”李薇郁说道。

面对创城带来的变化这一问题时,家住城东区泰宁花园的潘满翠用身边实实在在的点滴变化感性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原先我们小区周边有些商铺跨门经营,现在这种情况基本没有了;原先水果店门前的环境卫生很差,现在干净整洁了不少;原先闯红灯的人很多,现在‘规矩’了不少;放眼今日之西宁,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老旧小区焕发新颜、城市环境美丽悦目……如果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幸福了,说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达到了。”

获得感越来越多

去年7月,家住西宁市小桥社区的38岁单亲妈妈索兆英和上初中的女儿喜气洋洋地搬进了公租房。

索兆英因患精神疾病失去劳动能力,和女儿靠低保金维持生计。2015年4月,索兆英准备申请公租房。当她听说申请一套公租房要盖八个章时,一下子泄了气:记不清事、认不了路,该怎么办申请?

登门慰问、代办事务……索兆英从来没想过,从申报、初审到复审、分房,社区代办员王娟全程帮她办理了手续,让她顺利搬进新居。

“创城为民、创城惠民,老百姓需要实实在在的东西,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最基层单元,我们社区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让‘为民’‘惠民’见到实效。”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办事处小桥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社区主任代素英说:“创城就是要让市民的获得感越来越多。”

安全感越来越强

数字显示:2013年,西宁市治安案件中打架斗殴占80%,由此间接产生的伤害案件达70%左右。

2015年,市委主要领导提出改革思路,西宁市出台《西宁市改革社会治安评价机制实施方案》,构建一张西宁治安行政地图,以绿色良好、蓝色安全、黄色关注、红色警告、黑色严重,5个等级将西宁市基层派出所通过分级评估,判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实行动态管理,进行预警防范,并建立市、区党委社会稳定形势分析制度,坚持每月、每季度提交分析报告。

据介绍,目前,西宁市已通过“西宁治安行政地图”发送治安预警防范信息3万余条、受众面288万人次,群众对社会治安分级评价的知晓度、参与度逐年提升。

“现在将社会治安好坏交给我们来评定,就是倒逼执法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执法力度、扩大执法范围。”市民李玉芬告诉记者,“你看,路过市中心,不仅能看到巡逻警车灯光一闪一闪,还多出了几辆警用摩托车,上面两名特警骑车巡逻,而且还推出‘24小时平安在线’综合执法,让我们觉得身边有了不打烊的派出所,顿时安全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