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不到十分钟我就办好了营业执照变更业务,时间又快态度还好,服务比以前好多了!”在城东区市民服务中心,某公司负责人李女士向实地走访的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称赞说。
优化营商环境,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是“晴雨表”。
2020年以来,城东区纪委监委聚焦营商环境存在的短板,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深做实做细监督第一职责,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监”有方、“督”有力,尝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无人区”试水,为信息化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精准监督工作按下了“革命键”,在护航一流营商环境的躬身实践中进一步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打造出独具一格的“东区监督模式”,敢于向问题“叫板”,让企业和群众“叫好”,创新推动“亲”“清”政商关系常态化、正常化,助力城东区经济向好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系统上线试运行,标志着城东区纪检监察机关信息化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智慧监督工作开启新阶段。
以大数据思维
打造破解优化营商环境监督难题的智能“钥匙”
创新引用“大数据+互联网”监督模式,在惠企政策落地领域开展全新探索。惠企政策能不能百分之百落地,关乎政府对企业承诺的公信力。以“亲”“清”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系统为监督口,打通城东区政务服务网和“亲”“清”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系统通道,解决数据共享难、监督壁垒高等问题,从源头规范业务流程、推进信息公开、扎牢规则和程序的“铁笼”,在党员干部与企业交往中,既能保护好党员干部又能使企业百分之百得实惠。
该系统针对惠企政策发布、申报、审核、公示、拨付、使用6个权力运行关键环节,通过设置监督规则和报警阈值,建立提示、预警、报警3层监督防线,为职能部门及时提醒、预警和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在“零打扰”的情况下,对各环节报警信息关联分析,通过“违反规则预警”功能,倒逼部门“转方式”“转作风”,使惠企政策落地监督摆脱一时一事的掣肘,实现监督的常态常在,保障惠企资金和政策精准滴灌。
以三级联动平台
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找准有力“抓手”
优化营商环境智慧监督平台是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量身打造的定制式创新,也是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城东区纪委监委强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切实担负主体责任,打通政策落地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区县、镇(街道)、村(居)三级联动平台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村(居)廉情信息员监督作用,明确监督、宣传、建议等职权,定期执行“作风察访”和“调研走访”两项工作,着重对企业资质办理、惠企政策申请办理等优化营商环境评价多项指标中存在的作风问题及时上报纪委管理端,区纪委监委通过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有效监督,助力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三级联动监督,这不仅是对传统监督模式的创新改变,也是纪委监委针对营商环境日常监督工作手段的精准化升级,大大解决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日常监督力量薄弱、监督难以聚焦的“老大难”问题。
以政务服务“码上监督”
提升企业群众惠企政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东区纪委监委通过系统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邀请令”,不断探索群众监督方式“自选动作”,组团建立“一个现场、三码监督、马上办”工作模式,用好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的智能“钥匙”。比如,“亲”“清”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系统一键链接区纪委监委在企业设立的政务服务监督二维码、信访监督直通车三维码、阳光评廉作风监督二维码和在辖区15个村、35个社区楼院、相关区直单位办事服务大厅设置公示的对应二维码,通过启动线上全领域监督“二维码”,就能邀请企业群众通过阳光评廉、企业心声、信访直通车向系统后台反馈问题,纪委监委通过后台将相关反馈问题即时指派到相关单位派驻纪检组核实处理,并向企业和群众承诺“码上监督马上办”,引导群众参与监督、随时监督,形成线上监督和线下派驻监督“双驱动”工作格局,提升派驻职能部门纪检监察组监督质效,有效解决了派驻职能部门纪检监察组存在的熟人监督偏软和不敢监督的主观问题。
以“线上警示教育”
做实优化营商环境执纪监督问责后半篇文章
城东区纪委监委找准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口”,以问题为导向,直击群众反映较多的生态环境、市场监管、住建、自然资源等领域公职人员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精准画像;紧扣营商环境、服务招商、作风建设等工作,把廉政教育和营商环境工作相结合,通过系统手机PV端发布廉政教育宣传片和不同工作领域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通报曝光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创新警示教育形式,采取“线上教育”不断拓宽和丰富了警示教育的空间和形式,既是为党员干部敲钟提醒,又是对警示教育常态化的延伸。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在线下以纠正整改推进,以严肃问责攻坚,以引导和督促促进建章立制,不断做实做细优化营商环境的“后半篇文章”。
以数据辅助决策
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数据“链条”
该信息系统依托各单位自查自纠、各派驻评廉信息核查、廉情信息员调研走访等情况数据,通过平台统计分析功能,分析企业群众申报政策事项数量、获得惠企资金金额等变化情况,分析企业目前经营状况,评估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发展的实际成效,实时获取第一手源头数据。通过分析各职能单位各项政策的受理数量、审核通过比例、申报过程等信息,及时发现政策“空转”、惠及面不够等问题,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区纪委监委根据分析数据,研究开展某一领域的专项监督检查,开展纪检监察干部“下基层、访民意”活动。如,围绕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廉洁履职等重点方面,通过明察暗访、实地走访、专项督查等方式,督促各职能部门在企业开办审批、智能化审批、涉税服务等方面加快流程优化再造,提升管理部门主动服务意识,彻底拆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好的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城东区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种延宁在谈到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时说,下一步,城东区纪委监委将用好用足平台公开、监督、预警、反馈、分析五大功能和账号管理机制,及时“亮灯”预警、提出建议,促进作风建设持续好转,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助力东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