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城东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市区委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部署,常态化开展“敢担当、善作为”干部工作专题调研,重点了解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运行和年轻干部现实表现情况,发现一批、储备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激励年轻干部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立足新起点、展现新风貌、实现新作为,不断在树牢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选人用人导向,着力打造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年轻干部队伍上下真功、出实招。
高位推进工作,确保调研实效。制定《“敢担当、善作为”干部工作专题调研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区委常委会听取《方案》起草情况和有关说明,并对调研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区委层面研究建立“敢担当、善作为”干部常态化调研机制,每年开展1—2次常态化调研,坚持走出去发现干部、到基层了解情况、与干部面对面谈心谈话,结合日常谈话、听取汇报、考核测评等情况,强化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班子配备情况研判,形成不同层面的优秀干部名单,做到有进有出、动态调整,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目前基本完成对全区领导班子的全覆盖调研,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优秀年轻干部库,初步掌握了各级领导班子运行情况。
建立工作机制,优化班子建设。建立优秀干部日常发现机制,一方面鼓励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镇(街道)党(工)委以书面形式向区委组织部推荐优秀干部,重点推荐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表现优秀的干部和扎根一线默默奉献、成绩突出、专业能力强的干部。另一方面,常态化开展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析研判,对矛盾比较突出的班子和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及时进行调整,对同质化比较严重的班子围绕年龄、专业、来源经历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按照《全国党政领导班子规划纲要》、省委《若干措施》和市区委有关要求,探索建立党委(党组)书记履行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责任专项述职制度,健全完善年轻干部日常管理、跟踪培养、动态调整、监测预警机制,注重递进式培养,让年轻干部从基层蹲苗开始,多岗位历练,丰富工作经历、提升实践能力。
做好结合文章,强化结果运用。坚持把专题调研与平时掌握的情况结合起来,把“敢担当、善作为”干部工作专题调研与班子运行情况调研结合起来,把干部日常表现与上年度考核结果结合起来,把纪检部门掌握的廉洁自律情况和组织部门掌握的负面清单结合起来,在干部的一贯工作表现中抓住行为特征,通过综合分析研判,形成优秀副科级干部和年轻干部名单,提出使用方向和培养建议。围绕专项调研情况起草调研报告,对纳入名单的优秀干部从个人特点、专业特长及熟悉领域、实际表现和主要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统筹分析。同时,结合当前区、镇换届工作和年轻干部、专业型干部配备情况,提出区内横向交流的干部调整意见,为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奠定基础。
拓宽来源渠道,形成蓄水效应。通过“敢担当、善作为”干部工作专题调研,不断拓宽年轻干部来源渠道。坚持把选调生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把培养好、使用好、管理好选调生作为提升干部年轻化水平,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突出政治标准,加强教育引导,使选调生成为干部队伍中的一支年轻力量和重要后备力量,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干部队伍活力。落实城东区干部跟班学习有关制度措施,及时发现基层单位的优秀干部,根据《青海省公务员转任办法》规定,用足用活公务员转任措施,不断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力量,逐步形成年轻干部“蓄水”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