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增信、崇德的关键在于力行。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城东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升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责任,砥砺政治品格,践履知行合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在“点”“线”“面”持续发力,不断在实践过程中传承伟大精神,提高把握大局大势、应对风险挑战、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劳动+服务”让“学史力行”在点上出彩。城东区立足自身职能特点,按照“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的标准,条目式提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工作清单,积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行践诺。区自然资源局以“建党百年新起点,国土绿化谋新篇”为主题,组织300余名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史学习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和服务群众意识。区农业农村和扶贫开发局主动牵头促成青海江河淀粉有限公司与泮子山村委签订“企业兴乡”合作协议,双方达成近60人的用工协议,通过企业和政府的牵线搭桥,泮子山60余户村民不用外出务工就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真正做到让村民钱袋子“鼓了起来”。区残联为行动不便、乘车困难、需要换证和办证的残疾人提供上门办证服务,解决残疾人办证、换证难的问题,同时主动宣传残疾人康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各项政策,把党的关怀送到了残疾人家中。
“网格+治理”让“学史力行”在线上结果。各镇街道党工委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为主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网格”。火车站街道办事处创新城管中队执法队伍管理模式,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加大对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创新实行“网格轮换制”,定期对网格点值守人员进行更换,让执法摆脱人情和关系的束缚,真正做到依法行政、秉公执法、严格执法,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八一路街道办事处立足当前,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丰富学习载体、拓展宣传渠道、延伸服务触角、创新实践活动等形式,组织辖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四送服务进一步叫响了“小事暖人心,小城有温度”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清真巷街道办事处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主动与城乡建设局协调,为辖区存在安全隐患的花园南街15号居民自建房进行排险等“一站式”服务;集中力量拆除南庄子195号危房80余间,解决南庄子7号、下南关平房区等“三无楼院”排水井盖下陷及破损问题,真正将“悟思想、守初心、办实事”融入到日常工作学习中,提高了为民办事的服务水平。
“转变+落实”让“学史力行”在面上开花。城东区结合《全市作风建设推进会任务分工的通知》,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起,以作风建设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打通连接群众的“堵点难点”。区纪委监委始终紧扣“为民办实事”这条主线,坚持把宗旨意识贯穿作风建设始终,对作风建设巡查问题线索办理、直查直办、反馈问题整改督办、媒体配合暗访等工作进行安排,截至目前,深入42家部门单位,发现问题11个,整改问题10个,约谈5人,通报曝光1起,下发作风督办单5份,下发廉政提醒函42份。区市民服务中心聚焦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建成全省首个优化营商环境智慧监督平台,设置“不满意 请找我”窗口和“企业登记异议处理”窗口;在搭建平台、设立监测点的基础上,持续探索群众监督方式“自选动作”,开通“三维码”信访直通车,征集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好的经验及改进意见建议,实现有意见“码上说”。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通过营商环境微型服务站与企业建立直通车,定期开展调研、见面恳谈、到企服务、现场办公,了解和疏导企业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容易注销难等问题,打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社会氛围。一季度已完成口述式办证13项,帮办代办事项78项,“上门服务、专人对接、全程帮办”的“店小二”式服务理念已蔚然成风。
百姓之事,枝叶关情。城东区将持续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