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区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相结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业务办理服务中坚持“上中下”三策齐施、齐头并进,做精做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学深悟透做实中不断践行初心使命。
发挥“线上”优势,网络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学党史、办实事,城东区始终秉持“网络数据多跑路,人民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势,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最大程度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好办事。一是加大政策法规宣传。依托“城东区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城东亲清家园”小程序,及时更新发布涉及办证、办事、缴费标准等相关的政策法规,提升企业、群众依法依规办事能力。二是网上受理单位业务。企业申请办理注册登记业务时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登录青海省市场监管局全程电子化公众服务平台,进行在线申请,按照系统提示进行填报,无需再到市场监管部门的登记窗口提交纸质材料,申请人足不出户、身在异地都可以办理业务,新设立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同比2020年同期均增长40%以上。三是拓宽沟通交流渠道。通过24小时投诉举报热线及信箱、公众号、网站,加强“网上问政”,及时了解掌握群众所难、所需、所急、所盼,收集、整理、汇总反映强烈的问题需求,通过网络回复、面对面指导等形式,全力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问题,进一步畅通政府与企业和群众互动渠道,全面提升办事效率。
重视“中间”环节,材料清单化,审批流程化。把优化审批服务作为依法依规办理业务、规范业务办理材料的关键和实现线下一次办结的重要环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对申请材料和审批流程进行规范。一是调整编制公布区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清理规范行政备案、目录管理等事项,持续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二是受理材料清单化。结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业务办理所需材料进行梳理规范,逐条逐项对照,并区分不同类型制订模板,最终形成合法、规范、简洁、方便的业务办理材料清单。三是审批程序规范化。完善受理、审核、核准三大流程,严格材料审核把关,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合法性等进行全面审查,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
做好“线下”服务,最多跑一次,办事更方便。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拉近与人民群众距离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设立“主题套餐”综合窗口。通过流程再造、数据融合、业务协同,为企业提供“套餐式”服务,办事企业和群众前往该窗口只需提供食品餐饮、居家生活、商品零售类企业开办所需的法人证件、房屋租赁合同等,窗口人员就帮选出可以组合办理的证照,改变了过去群众企业跑多个窗口、交多套材料的模式。二是推出“一站式”主题套餐服务。减少重复环节、重复材料,首批“我要开饭店、开饮品店、开小餐馆、开干洗店、开便利店、开水果店”6项主题已开始全面受理,实现了“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次办成”的全流程服务模式,审批服务由“政府端菜”向“群众点餐”、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三是严格落实“好差评”制度。畅通以现场服务“一次一评”和网上服务“一事一评”为主,社会各界“综合点评”和政府部门“监督查评”为补充的评价渠道,实现评价、反馈、改进、监督、考核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进一步端正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技能、提高办事效率、规范言谈举止、营造舒适环境,切实提升办事群众满意度,充分展现城东区政务服务队伍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