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关大街街道党工委牢牢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工作要求,创新自选动作,建立“三个三”机制,实施“三学联动”、开设“三个讲堂”、搭建“三个平台”,让学习教育活起来、动起来、新起来,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通过实施“三学联动”,进一步丰富学习载体,增强学习感染力,实现了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加强班子带学。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围绕重点学习篇目,制定学习清单,列出个人学习计划,带头开展学习。发挥班子成员示范带头作用,开展“学习一篇经典理论”、“讲述一段党史故事”等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有序开展。加强党员互学。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每月开展一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交流会,积极引导党员交流学习体会,提升学习效果。充分利用办公室学习宣传阵地,设置党史学习教育读书角,及时宣传最新党史学习教育资讯。加强个人自学。及时发放《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党史学习书籍,要求全体党员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确保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信仰的力量”及微信、QQ等平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开展自学,同时在党员群每周推送一次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实现党员上网学习、在线培训、互动交流,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通过开设“三个讲堂”,由专家学者、身边模范、支部书记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身边人、身边事,让党员干部对党史、对红色基因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开设红色讲堂。充分利用红色教育洗涤心灵的作用,通过组织辖区党员到西路军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引导广大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性意识。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上甘岭》《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一个不落》等红色电影,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开设书记讲堂。党支部书记为所在支部党员讲专题党课。以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支部委员引领党员学、党员带动群众学的形式,让每一位党员真正听得进、记得住、受教育、有提高。开设模范讲堂。邀请老党员、老战士等到支部用亲身经历为年轻党员讲革命故事,学习革命精神,邀请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做党史专题报告会或参加座谈会、恳谈会,近距离聆听他们的感人故事,教育引导青年党员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通过搭建“三个平台”,可以达到思想再动员、认识再加深的效果,以比学赶帮、创先争优有效促进党员干部能力快速提升,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
搭建思想交流平台。创新开展每天一次集中学习、每周一次分享交流、每月一次党史课堂“三个一”学习活动,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通过“晨晓读书会”+“夜班读书会”模式,拓宽学习渠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以支部党日活动为载体,组织支部党员参加党史知识竞赛、“党史微电影进支部”等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搭建能力提升平台。开展干部岗位技能“一月一评比”活动,提升服务能力,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开展“分享好经验好做法 交流新知识新技能”主题活动,带动年轻干部业务能力快速提升,培养更多“业务通”“多面手”;开展季度“星级党员”评选活动,激发社区党员创先争优活力,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搭建优化服务平台。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小巷里百家行为民解忧你我他”“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等活动,走家串户征集居民群众意见建议,办好“民生微实事”。组织党员开展“党日+革命传统教育”“党日+志愿服务”“党日+结对共建”等活动,同时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专项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党员干部干实事、办实事、干成事的动力。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引导党员参加环境卫生整治、擦洗栏杆、爱绿护绿、种植花种等志愿活动;关注民生实事,推动解决居民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先后利用为民办实事资金解决辖区老年人送餐及无人管理楼院垃圾清运问题、对七一路128号水管冻裂进行维修、重新修复金牛小区11号楼与工商银行家属院围墙;二建家属院房屋内上下水管道改造;帮助白玉巷44号引进“红色物业”;对青海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家属院进行管网改造;在辖区党员驿站,开展为期7天的残疾人插花、茶艺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学员15人,为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联合青海省人民医院开展“学党史、办实事、送健康”义诊活动;以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
今后,东关大街街道将继续用好、用活党史学习教育“三个三”机制,提高学习效能、丰富活动载体、积极为民解忧、选树先进典型,扎实开展各项专题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