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东区结合辖区农村实际,大力探索发展壮大“城中村”集体经济之路,通过创新“集体资产+物业经济”发展模式,让泥泞的乡村遍地高楼平地起,让贫穷的落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香饽饽”,带领城中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出了振兴之路,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各村乡村振兴鼓舞了士气、提振了信心、树立了榜样。
一砖一瓦搭建致富金屋。“看看我们村子现在的样子,我都快忘记以前的土房子长啥样了,哈哈哈,真是大变样呀,越来越好喽。”村民王寿元感叹道。为了改变落后的村庄面貌,王家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按照“明思路、强班子、建机制、促发展”的工作方法,找准路子、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历经三十多年,将原来的农贸市场建成占地60余亩,经营面积10余万平方米的小商品市场,成为王家庄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聚宝盆。同时,中庄村建设粮油、物流、东部综合批发三大市场,占地115亩,褚家营村建设经营面积5.3万平方米的大西部商贸城和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的兴盛隆五金土产市场。在各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善干的东区村民紧跟发展潮流,用一砖一瓦建成发家致富的金屋。
一来一往汇聚致富能量。每天清晨,与太阳同时苏醒的是各种各样热闹的市场。城东区地理位置优越,火车站、公交站、汽车站聚集,是省内外的交通枢纽。与此同时,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独特的禀赋和优势,在优越地理位置的加持下,批发零售、交通物流、物业管理等产业发展迅猛,在南来北往的车流中为村集体汇聚了源源不断的发展能量。如今的王家庄小商品市场是目前青海省最大、最成熟的商品批发、零售集散地,拥有3000余家商户,从业人员过万,年交易额达10亿元。通过出租集体资产,提供物业管理等经营方式,王家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880万元。无独有偶,中庄村仓储物流市场和褚家营兴盛隆市场也已发展成为集仓储、物流、交易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中心,年收入分别增至900万元和4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一步一印扩散致富成效。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我们村每个月会按照年龄给老年人发放500-700不等的补助,逢年过节还会有特殊的慰问,到了年底呀,村民还能从股份经济合作社拿到两三千的股份分红呢。”说到村里的福利,褚家营村党支部书记包迎魁十分骄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使党支部的腰杆硬了,全村的心齐了,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村民的工作解决了,百姓的腰包也鼓了,小小村庄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城东区的城中村探索出了一条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致富之路,并将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下继续前行,谱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