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进来,我一直等着你来。”7月9日,85岁的袁秀琴打开房门,看到西宁市城东区周家泉街道办事处建国路社区工作人员马明花时,高兴地把她请进屋。
“奶奶,你最近怎么样?”“最近我腿疼,两个台阶都下不去。”坐到沙发上,袁秀琴两手抚在膝盖处揉搓着,说起了自己的烦心事。
“用的什么药?”袁秀琴拿起茶几上的口服药和擦剂,向马明花介绍起自己的病情和用药情况。马明花接过药看了看药名,又问了用药的次数和用药效果。
说完病情,袁秀琴将桌上放着的羊角蜜递给马明花说,是朋友送来的,已经洗干净了,随后又拿起糖往她手里塞,马明花忙说:“不用不用,奶奶您留着吃。”
袁秀琴独居22年,近年来,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建国路社区工作人员对她的日常生活多了一份关注。“平常他们都会来我家看望我,再忙也不会忘记打电话问候我。”
在马明花的手机里,不但存着袁秀琴的手机号码和座机号码,还存着袁秀琴远在他乡亲友的电话号码。“老人独自一人在家我们不放心,要随时打电话问问。”
时间长了,老人觉得社区工作人员就像家里人一样。“我电话快要停机了。”“三代医保卡怎么换?”事无巨细,社区工作人员忙前跑后。
前不久,老人想找律师,对自己将来的事做个规划,便请马明花帮忙。马明花告诉她,社区有律师,随时都能请到家中。
老人平时爱炒股,最近需要完善信息,她把这件事交代给了马明花。7月9日,马明花告诉她,已经联系好了,会带着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在老人的记忆中,8年间,有三届社区主任来过她家,逢年过节,一声问候,一份小礼物,都让老人多了一份精神慰藉。
“我退休后,有工资,有医保,今年还涨了两百多元钱,我很满足。”左耳失聪的袁秀琴大声说,“社区工作人员很关心我,虽然社区的工作人员换了好几拨,但都会安排工作人员照顾我。托给他们的事,件件都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