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青海新闻网]融合·驱动·创新·发展 西宁市城东区召开“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国家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工作项目建设推进培训会
浏览:5264次 时间:2021-07-16 来源:青海新闻网

为推动西宁市城东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国家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暨教育信息化2.0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应用、深入探索“扎根课堂、服务教师、变革教学”提供有效路径,7月13至14日,西宁市城东区邀请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专家组领导及国内信息化专家莅临东区召开“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国家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项目推进培训会,围绕加快实验区建设步伐、推进城东区“互联网+教育”建设与课堂变革应用融合等工作,通过阶段汇报、专家解读、经验分享、座谈交流的形式,梳理实验区工作思路、提炼成效机制。

青海省教育厅、西宁市教科院、城东区教育局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城东区区属学校校长及其研修团队共约230余人全程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会议全程面向全国网络直播同步观看。

会上,城东区教育局负责人做了阶段性工作汇报,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专家组秘书处秘书长蔡可做了反馈,专家与领导充分肯定了城东区创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所取得的成绩,希望城东区实验区建设守正创新、稳步推进,形成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研究成果,打造成教育的新生态、新品牌。随后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专家组秘书处秘书长蔡可和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丁书林作了教育信息化讲座并与参会学校校长进行了交流,从实验区开展的核心要义出发,进行了精准的问题阐述,打开了城东区实验区工作新思路。

城东区以区属学校均为实验校的建设思路在会议上对各校进行授牌并提出今后的工作要求,同时城东区正式启动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科研团队专家“基于大数据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项目,以基于教育大数据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为载体,为推动城东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国家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课堂教学变革,即以大数据为基础引发教学方式的变革大有裨益,东区以大数据助力教学方式变革已经悄然而至。

自实验区工作开展以来,城东区为全面做好此项工作,从“建、配、管、用、创”五方面入手,确立了从“顶层设计、经费投入、搭建平台、训用结合、创新应用”的建设机制,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学方式变革、提高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效率的举措,加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引领教与学模式的变革。下一步,城东区将进一步加强新型教与学模式探索和创新,借助“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工作,在首师大实验区秘书处专家的带领和指导下初步建成支撑城东区新型教与学模式的系列课程资源、逐步梳理形成技术融入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典型应用案例、分层培育能适应技术融入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的骨干教师队伍、打造在新型教与学模式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先进学校和案例,落实国家“五项管理”政策、打造智慧教育品牌,全力推动东区教育高质量、现代化发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