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城东区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发展、三年见成效”为目标,通过“五化”措施,以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吹响“市民下乡、能人返乡、企业兴乡”集结号,聚心聚力乡村振兴。
深“化”顶层设计,高标准推动落实。区委区政府切实加强对“三乡工程”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高位推动,分管领导及时跟进、统筹协调,各单位闻令而动、有序推进。按照《城东区贯彻<西宁市实施“三乡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方案>的分工方案》《城东区2021年推进“三乡工程”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具体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每季度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通报工作进度,部署具体工作任务。
强“化”宣传攻势,引导“三乡”主体下乡。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乡村振兴”宣传集群,充分运用“报、屏、网、微、端”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普及活动,在运用好传统宣传横幅、海报、LED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优势,积极开展“三乡工程”宣传,目前,已举办“回望来路明史笃志 振兴乡村激昂前行”等文艺汇演3次,张贴乡村振兴及“三乡工程”宣传海报500余张,发放宣传材料14000余份,在辖区营造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三乡工程”的浓厚氛围。
美“化”人居环境,厚植市民下乡基础。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配备改善农村环卫设施、村庄绿化、亮化等行动。今年,为辖区中庄、傅家寨等七个行政村配备发放摆臂式垃圾车4台、摆臂式垃圾斗8个、四轮自卸车7台、户外垃圾桶415个,保洁工具210套,价值210万元。各村累计清理垃圾9240余吨,投放鼠药230余公斤,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310余处。积极推介辖区企业入驻西宁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河湟田源”。在曹家寨新村、联合新村打造2处笼式足球场,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合同签订、项目设计等工作。城东区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暨第四届美食节期间,在王家庄小商品吉盛市场通过歌舞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网络带货直播间等形式广泛吸引市民下乡。
优“化”创业环境,吸引能人回乡创业。全面落实“扶社贷”政策,抢抓时机搭建平台,主动做好辖区行政村、农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西宁农商银行的衔接沟通、宣传普及工作,促成4家合作社与西宁农商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意向书,协助华都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功申请西宁首笔“扶社贷”资金,有效解决了合作社生产期间资金短缺问题。积极成立电商发展服务中心,为辖区各类型市场主体稳步实现电商转型奠定基础。加大农村创业者支持力度,免费向农村创业者开放众创工位区,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实施“农创培育计划”,组织广大农村创业者开展电商培训,参与人数达150人。对辖区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培训需求调查,为有创业意愿并符合条件的城乡劳动者提供“改善你的企业”(IYB)创业培训。
细“化”服务指导,激活企业兴乡活力。加强服务指导,积极协调辖区龙头企业与泮子山村委,促成泮子山村委与青海江河淀粉有限公司签订“企业兴乡”合作协议,双方达成企业方提供的车间操作工、包装工等8个岗位近60人的用工协议。稳步推进企业生产技术升级,完成青海牧仁食品有限公司速冻牛羊肉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西宁华宝肉食品有限公司,西宁华宝牛羊肉速冻加工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备案等。
下一步,城东区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新要求,坚定信心、扎实苦干,以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姿态推动“三乡工程”取得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