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东区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9064”养老服务格局,构建以信息平台、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业化服务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着力打造服务精准、普遍快捷、多元供给、智慧管理的养老服务新格局,推动我区养老服务再上新台阶。
一、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载体,定向施力,基础建设更加牢固。一是发挥服务平台优势,拓宽养老服务格局。依托96885养老服务平台,实现线上受理、线下服务“无缝对接”。老年人通过线上提出申请,社会组织线下完成服务的方式,推动形成“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实现了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方式市场化和服务规范化,平台共受理老人来电27223人次。二是强化运营监管机制,保障服务工作质量。积极发挥“96885”养老服务平台监管职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成效进行监督管理,着力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同时,加大养老服务领域信息公开力度,优化养老服务投诉举报受理流程,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养老服务平台共拨打回访电话44105人次。
二、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为目标,靶向聚力,精细化服务更加贴心。一是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围绕老年助餐、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心理关爱等多样化养老服务,通过政府购买等形式,引进5家专业社会组织为辖区10126名老年人提供助洁、助餐、助医等助老服务,助推社会资源和养老服务需求精准匹配。截至目前,共计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47011人(次)。二是强化探索创新,拓展服务内涵。继续推进“爱老幸福食堂”建设,持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质,扩大覆盖面,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立“爱老幸福食堂”助餐配餐服务站点、在居民小区内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幸福餐桌”助餐点,实现助餐服务与生活照料、心里慰藉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叠加融合,目前,全区已建成运营4个中央厨房,13个幸福食堂,12个助餐点。同时全面实行老年人就餐刷卡服务,打通老年人就餐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老人享受服务的便利,感受用餐的幸福,体会政府的关怀。
三、以养老服务设施标准化、规范化为动力,精准发力,设施体系更加完备
一是统筹养老服务资源,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目前,我区已建成29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5个农村老年之家。今年3月以来,为有效盘活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资源,发挥辐射作用,区财政适当补贴,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第三方服务组织为载体,为老年人提供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就近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依托社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有效推动养老服务全覆盖,从服务覆盖面、服务层次、服务针对性上取得实效。目前,日间照料中心累计为老年人服务3600余人次。二是提升养老服务设施,打造高端服务品牌。加快养老示范基地建设,全力做好招商运营工作,将其打造成集“医、护、养、乐”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养老服务机构,满足普惠养老服务需求,提升机构养老的辐射面和带动力。三是立足文化养老特色,彰显老年教育活力。全面完成城东区“老年大学”项目建设,打造特色老年教育模式,形成具有文化底蕴与服务功能的养老阵地,并探索建立区、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三级老年人“养教”结合体系,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
下一步,我区将以满足辖区老年人个性化、多元化、大众化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为动力,聚焦老年人所需、所盼,积极探索特色养老服务路径,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加优质养老服务供给,推进我区养老服务迈上新台阶,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