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打牢基层基础 答好市域社会治理答卷——老旧小区如何打造“新三多”善治样本
浏览:4813次 时间:2021-08-16 来源:区委政法委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城东区委政法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总要求,聚焦突出问题抓整改、重点领域补短板、机制创新管长效,在破难题、开新局上迈开步子,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不断打造市域社会治理“东区地标”。

市域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力量在基层、成效最终体现在基层。韵家口镇东兴社区作为市域社会治理最基层的一环,曾因小区年代久远,整体环境差,居住人员复杂,少数民族混居,矛盾问题多成为社区治理的一大难题。如今,东兴社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大胆探索居民自治路径,创立居民参与基层治理机制,坚持把“支部建在小区上”,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向小区延伸,探索实施“135e+”党建工作模式,有效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新格局,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曾经的“老破小”变成了居民参与多、欢声笑语多、民族团结多的“新三多”小区。

以“红色之家”为抓手,拓展党群携手同心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三活四清五必报云服务”网格工作为支撑,开展综治维稳、精神文明建设、疫情防控等多形式志愿服务活动,建立议事协商联席会议机制,发挥成员单位优势资源,依托居民议事厅,以圆桌商讨会、居务监督议事会等形式实现群众事情“件件有人管、事事有回音”。

以“暖心之家”为阵地,共建民族团结和谐园。充分发挥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乐居义务调解队”和“红袖标”巡逻队作用,网格化管理,全面掌握网格内社情动态;实施“平安守望”工程,将辖区所有的业主群纳入社区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整合建立涉及2千余人的6个“平安守望”微信工作群,适时推送民生、治安等相关政策,提前化争止纷,以“暖心之家”为目标,真正做到邻里守望、共享平安。

以“温馨之家”为基础,共治服务群众幸福园。积极推动1+N“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引进“每日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为辖区40名空巢、孤残老年人提供医疗救助、帮扶慰问等生活服务;打造“爱老幸福食堂”为重度残疾人、高龄老人开展送餐、集中用餐服务;借助社会救助服务平台,为辖区困难群体提供生活、医疗、教育等全方位的社会救助精准帮扶服务,以暖心之举建设辖区群众的“温馨之家”。

以“文明之家”为载体,共享文化生活娱乐园。打造社区文化综合平台,设置舞蹈排练室、健身房、图书阅览室等活动室,组织居民先后成立4支文艺队,以歌舞营造民族团结、社区和谐的良好氛围;依托社区家长学校、道德讲堂、红色小影院等阵地,组织群众公益文体活动,不断满足辖区各族群众的精神需求;开办“四点半课堂”、未成年人成长驿站,为放学后无人照顾的学生免费提供课后辅导和兴趣培训,切实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今后,城东区委政法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青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高质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多点布局、共建互融”模式,从社区治理探索切入,以坚实有力的基层基础为城东区大胆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改革新路径破题,全力打造东区社会化治理新格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努力开创市域社会治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