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区民政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浏览:2660次 时间:2021-09-07 来源:区民政局

区民政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始终秉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从民政职能出发,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效保障民政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切实帮助特殊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片1.png

关爱孤困儿童尽享温暖。在有效保障民政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的同时,区民政局认真落实孤困儿童有关救助政策,对全区现有的74名孤困儿童,通过资金监管系统发放的方式,确保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月960元生活费、困境儿童每人每月150元生活费及时兑现。同时,对其中2名在中专以上学校就读的孤儿,认真落实每人每年10000元助学金政策。与此同时还积极拓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范围。积极探索实事求是认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工作程序,在父母失联的问题上通过走访入户核查,积极推广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和邻里三级认定共同签字的办法,使一些父母确实失联的困境儿童享受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待遇。截至目前,全区共有9名符合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享受到每人每月960元的生活补助。

精准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水平。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围绕老年助餐、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心理关爱等多样化养老服务,通过政府购买等形式,引进5家专业社会组织为辖区10126名老年人提供助洁、助餐、助医等助老服务,助推社会资源和养老服务需求精准匹配。今年,共计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4112人(次)。继续推进“爱老幸福食堂”建设,持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质,扩大覆盖面,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立“爱老幸福食堂”助餐配餐服务站点、在居民小区内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幸福餐桌”助餐点,实现助餐服务与生活照料、心里慰藉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叠加融合,目前,全区已建成运营4个中央厨房,13个幸福食堂,12个助餐点。同时全面实行老年人就餐刷卡服务,打通老年人就餐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老人享受服务的便利,感受用餐的幸福,体会政府的关怀。

图片3.png

“520”暖心服务为爱助力。聚焦结婚登记高峰日,婚姻登记窗口有序开展结婚登记工作。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有效保障“520”婚姻登记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区民政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制定工作预案,充分落实“定岗、定责、定人”的三定要求,实行延时服务、调整办事流程、专人负责接待、引导错峰登记等工作措施,合理安排婚姻登记工作,确保每对新人顺利、快捷的完成婚姻登记。5月20日共办理婚姻登记 122对,圆满完成了婚姻登记高峰期相关工作,高品质的服务赢得了新人们的称赞。

图片4.png

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针对东关清真大寺周边等区域流浪乞讨人员增多的情况,密切协调联动,组织区民政局、城东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及所辖街道办事处对东关大街沿线、大寺周边、杨家庄清真寺等区域开展“行骗乞讨与职业乞讨”专项整治行动,对长期在大寺周边乞讨且无法劝返及外省人员“化钱粮”的情况进行了集中整治。通过整治行动,集中护送58名流浪乞讨人员至市救助站,并通过市救助站护送返回外省22人;省内接回12人;自主回乡1人;对确有救助需求的,及时进行了救助。通过专项整治,从源头上制止职业乞讨、行骗乞讨行为的发生,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大大减少,有效净化了社会环境秩序。

下一步工作中,区民政局将依托工作职能,在全局组织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恩”活动,主动发现、及时救助困难群众,将因新冠疫情、自然灾害、重大疾病或因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人员及时纳入救助范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政策排忧解难,用行动温暖民心,以实际行动引导困难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兜牢民生底线,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