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西宁晚报】高质量建设美丽繁荣东大门
浏览:1097次 时间:2021-09-26 来源:西宁晚报

嘉宾:城东区委书记 周永善

每次采访周永善,都会被他的信心和激情所感染。

-如何贯彻落实市党代会和两会精神?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推进‘一优两高’、建设‘五个示范省’和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中找准定位,以城区转型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双驱动,打造生态生产生活共融、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发展环境,提升城区综合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在创造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城区新形象的生动实践中,进一步宣传好、解读好、落实好市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9月18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城东区委书记周永善说:“让城东区成为大西宁名副其实的美丽繁荣东大门。”

“实现奋斗目标,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我们将自觉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松劲,为建设美丽繁荣东大门提供坚强保证。”周永善表示,将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作风巡查,聚焦“四个一批”集中解决作风突出问题,破除影响经济发展的“中梗阻”,铲除阻碍政策落实的“绊脚石”,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展现城东区全新形象、全新面貌。

-如何建设美丽繁荣东大门?

“未来五年,是推进新时代城东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将全面准确把握城东区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吃透区情、抓住机遇、找准思路,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城东区一定会更好!”说起未来城东区发展,周永善信心满满,“当前我们在加强作风建设、守牢安全红线底线、深化教育改革、强化项目管理、扩大招商引资、提升城区品质等方面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取得了初步成效。”

-五年六方面,城东区这么做!

“未来五年,城东区将着力做好六方面工作。”周永善简洁明了地说。

打造和谐东区。城东区总人口为48.9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43.12%,立足少数民族人口多的区情实际,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深入贯彻“十二个必须”重要思想,把民族工作放到全局工作统筹谋划,深入推进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馆、教育基地,积极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社区石榴籽家园”,积极推进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共同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

提升城区品质。作为老城区、后发展城区,要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推动老旧小区、街区和地下管网改造,加大路网建设力度,构建高质量发展城区格局。加快“无废城市”建设,补齐环卫设施建设短板,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净化城市立面空间,确保城市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发展特色产业。坚持把项目管理工作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健康养老等领域,谋划一批重点项目,推进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提速、现代服务业提效。推动产城融合,围绕东川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培育高精特专企业,加快构建服务产业新体系,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供高效优质务实的服务,努力创造最优投资创业发展环境。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提高招商引资质效。

厚植绿色底蕴。主动融入生态文明新高地建设,全力投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以打造高原“绿谷”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巩固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强化土壤保护和防治力度,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加快培育壮大绿色新兴产业,筑牢西宁东部生态安全屏障。

改善民生福祉。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规范发展,全面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解决好“一老一少”问题。建设中央厨房和爱老幸福食堂,打造高端养老示范基地。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维护社会稳定。健全扫黑除恶斗争长效机制,巩固拓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积极构建系统化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实施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建立军地协作风险联测联防联处机制,推动城乡公共安全监管执法和社会治理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