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城东区自然资源局 “四举措”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浏览:1284次 时间:2021-10-12 来源:区自然资源局

为切实加强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环境。城东区自然资源局落实四项措施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今年以来,我区未发生地质灾害险情。

加强宣传,突出重点排查。一是充分利用地球日、土地日、安全生产月、世界环境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等各种宣传活动契机,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以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宣传品、宣传彩页、手册、书籍、影视资料及悬挂横幅、展板等形式向广大群众讲解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应对措施、避险自救等防治知识,做到减灾知识进村社、安全意识传万家,共开展集中宣传4次,发放地质灾害宣传彩页300余份,让避险避灾知识深入人心。二是按照制定的巡查计划,不定期对辖区南山、北山、付家寨山等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同时对辖区各省市级绿化区管护单位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周边区域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发放“两卡一表”及地质灾害宣传彩页,详细讲解地质灾害类型,诱发因素,预定避灾地点,疏散路线,报警信号,区地质灾害防治值班电话等;要求各单位及人员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汛期做好观测记录,一旦发生灾害,迅速撤离,并严格按照速报制度进行上报,使各单位进一步了解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科学管理,加强预警防范。一是推进“一患一案”管理。根据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实际不同情况,收集各隐患点所有文字、图片、房屋面积、居住人员等相关资料,有针对性的逐宗制定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规范管理,方便险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查阅资料。二是不断加强监测预警。向气象部门上报我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及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相关负责人联系电话,由气象部门及时发送气象信息,根据情况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并启用由区环保局实施的南北两山高空瞭望监控系统,瞭望范围对辖区全覆盖,能更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险情动态,使险情更快得以处置。

强化值守,提升应急能力。一是全力做好应急值守和灾险情速报制度。自6月1日起,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制定《关于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工作的通知》,对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工作做出要求,对值班人员、值班时间、值班纪律等作了规定,值班人员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及实行交接班签名制,对当班期间的待处理及遗留事项向接班人进行告知和交接,一旦发生灾险情,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同时按照地质灾害灾险情速报制度及时上报。二是开展应急演练工作。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城东区自然资源局联合区应急局、城东区消防救援大队、区卫健局、区城管局等单位,开展2021年城东区地质灾害应急防御演练活动1次,进一步提高应对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险知识。

加强治理,消除安全隐患。为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第一时间掌握地质灾害信息,2020年,实施了《西宁市城东区王家庄至褚家营滑坡监测预警项目》,设置各类监测点共29处,其中视频监测1处,雨量监测1处,裂缝监测9处,土壤含水率监测点2处,GNSS地表位移监测点16处。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平台技术、GIS三维空间技术及卫星定位技术等先进技术方法,采用视频监测、雨量监测、裂缝监测、地表位移监测和深部位移监测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王家庄-褚家营段滑坡的远程高精度监测,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精度,降低虚警率。今年又实施了《西宁市城东区泮子山崩塌灾害应急处理工程》,采用挡墙+被动防护防网+格构锚杆+排水沟+坡面绿化的防治措施,有效防治该区域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