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防疫人员正在进行消杀。摄影:张诚睿
11月8日晨曦初露,路上鲜少有车辆,分布在西宁市主城区各处的数百个核酸检测采样点上,市民早已排起了队,工作人员紧张忙碌着。
这一天,西宁市主城区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开展。不受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时的雨雪天气影响,这一轮,西宁的步调更稳了、效率更高了……
步调更稳了
“为了更加方便市民就近采样,城西区进一步优化点位设置,在保留原设的56个点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3个采样点位。”城西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增81个采样点、190个采样台,部分区域逐楼栋分时段采样,“错峰”采样避免交叉感染,开设绿色通道引导老人和孩子优先采样……
与病毒赛跑,完成核酸检测样本采集,这一轮西宁的办法更多了,步调更稳了!
效率更高了
“队伍没那么长了,速度更快了”——这是西宁人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中的普遍感受。
“上次排队用了好几个小时,今天30分钟就搞定了。”“我们更快,一家三口整个过程就十几分钟。”……这一次,来自市民的点赞不断刷屏。
“28号楼、29号楼、30号楼、31号楼、32号楼的居民们,准备出发去做核酸检测了!”当天上午8时30分,城中区龙源叠翠小区的微信群里,不知谁喊了一声。不一会儿,数十户居民便有序走出家门,前往核酸检测采样点。
“根据距离远近,小区32栋楼被分成了不同时段,并制定出表格,28号楼至32号楼,在9时至11时;23号楼至26号楼,在11时至12时;15号楼至18号楼,在12时至13时……”南滩街道办事处建新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连夜总结了第一轮的核酸检测采样的经验和不足,将工作安排精细到每栋居民楼,并优化了现场流程和人员组织,居民更配合、效率更高了。
配合更好了
记者驱车驶过西大街、胜利路、五四大街等一些主要街道,看见到处都有蓝色的核酸检测采样点,在广场、学校、公园、小区等区域,丈夫伴着妻子、子女搀着老人、父母抱着婴孩,大家纷纷主动来到采样点,积极配合采样工作。
在城中区西关街小学核酸检测采样点,为了保障安全,工作人员随时提醒大家保持一米间隔距离,不时在现场喷洒消毒液,医务人员每次采样前都进行手部消毒。人们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采样结束后迅速离开不逗留。
“现在,大家的防控意识更强了,对我们工作的配合度也更好了,短短72小时内,西宁市主城区就顺利完成了两轮全员核酸检测,相信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指日可待。”志愿者王帅坚定地说。 (作者:樊娅楠)
城中区:增设点位
秩序井然 有力有序
出示身份证,医务人员扫描健康码、拍照,完成居民个人信息采集并录入系统,然后样本采集,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11月8日,西宁市主城区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在城中区核酸采样点上,记者看到,市民秩序井然,核酸采样工作顺利进行。
增设38个点位方便市民
“第一轮全员核酸采样结束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根据市民需求和人员密度,及时调整和新增点位,更好服务市民。”城中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更大限度方便辖区群众就近就便参加全员核酸检测,城中区根据辖区老旧小区多、人口密度大的人员分布特点,在总结第一轮核酸采样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划定,增设38个点位、42个台位,优化了辖区采样点位分布,有效提升了全员检测效率。在新增的南川东路公交小区采样点,市民史先生说:“我们小区人员较多,而且大多为公交公司职工,在这里增设采样点很方便,也避免了人员扎堆排队现象,想得很周到。”体育巷马明善说:“开设的老年、残疾人绿色通道,我们不到1分钟就完成了采样,志愿者服务周到,整个采样现场井然有序,非常感谢政府。”
让党徽在抗疫一线熠熠生辉
“西宁加油!爸爸加油!”在七一路锦尚豪峰停车场的采样点,一名身穿防护服的志愿者后背的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我送给爸爸的祝福。”城中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队长于丰对记者说。自从接到疫情防控的命令,作为党员志愿者的于丰一直坚守岗位,与同事并肩“作战”共抗疫情,而他的父亲近日却突发疾病在ICU抢救。“特殊时期,我没办法陪父亲,相信父亲和家人们能理解我!”于丰含着眼泪又投入到工作中。“你看社区工作人员专门做了个信息登记教程视频,很详细,一目了然。”在张家庄采样点,党员志愿者刘维翠制作的申报码填写教程小视频受到村民的称赞。
城中区1262名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分为15支工作组分派至459个网格,踊跃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最困难的任务有党员去完成,最危险的地方有党员值守,让党徽在抗疫一线熠熠生辉,让党旗红遍整个战场。 (作者:张艳艳)
西区:配合更默契采样更有序
“小区院内就设有采样点,更方便,更快捷!”11月8日,西宁市主城区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为了更加方便市民就近采样,城西区进一步优化点位设置,在保留原设的56个点位基础上,又增加了23个采样点位。记者在黄河路联通大厦、新宁广场、海湖中学等多个核酸检测采样点走访时看到,第二轮检测采样现场秩序更加井然有序,采样过程更加顺畅快捷。无论是引导市民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还是前来待采样的市民,大家在具备了第一轮检测经验的基础上,互相配合更为默契,采样过程更快更有序。
速度快无接触更顺畅
当天,在黄河路100号停车场核酸检测采样点,市民段荣萍和家人“熟门熟路”地进行第二轮核酸采样:“效率特别高,从排队到采样完成差不多10多分钟就做完了,整体秩序井然。感谢每一位辛苦为大家服务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们,我相信疫情肯定能很快过去!”刚刚做完核酸采样的居民李先生说,整个过程如流水车间,不仅快速还安全,志愿者们在旁边维持秩序并解答相关问题,不时有工作人员进行场地消杀。记者看到,检测点还设置了孕妇、幼儿、老人、残疾人绿色通道。“我们根据上一轮核酸检测的实战经验,对检测点工作流程进一步再优化、再细化,比如对12个采集台都进行了编号,并张贴了信息录入流程的注意事项,确保检测工作顺利开展。”该检测点负责人陈旭东介绍道。
在新宁广场核酸检测采样点,等待区、待检区、扫码测温区、信息采集区、核酸采样区等施划清晰,15个采集台高效运转着。“从早上9点至11点第一批2100多人的采样已经报送。”该检测点负责人袁小吉告诉记者。
高效的背后是多方保障
自西宁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城西区上下有序组织,合理划片,科学布点,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通过视频监控平台实时关注辖区核酸采样点,科学研判当下疫情防控态势,统筹做好核酸采样的监督和服务保障工作。发现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人群聚集、采样点排队群众多、进度缓慢等现象时,立即调度调整,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确保各采样点服务到位、管控有序。此外,除了区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还同时设置了6部热线电话,指派专人就核酸检测采样点相关工作,及时接听解答市民需求,为广大市民做好线上引导。 (作者:小蕊)
城东区:更便捷更高效更有序
11月8日,西宁市主城区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城东区针对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存在的个别核酸检测采样点物资配送不及时、服务不到位等情况,理顺问题根源,虚心倾听群众呼声,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方法、压实各方责任,全面安排部署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同时,在县级领导包片、区直单位联点基础上,安排全区科级领导干部每人分包一个村(社区),全力配合各镇(街道)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高效有序完成城东区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上午8时,辖区居民陆续前往就近的核酸检测采样点。等候区、引导员、一米线、绿色通道是城东区每一个采样点的标配;有人递热水、有人推轮椅、有人为老人主动让出自己的位置,核酸采样过程很温暖;登记核对区有专人指导、发放采样容器后10人一组有序前移,扫码登记、检测采样过程快速高效;还有流动采样队随时待命为行动不便人员等群体进行上门采样,打通了人性化温情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大众街街道办事处共和路社区共设核酸检测采样点8个,截至15时,已有9200多人完成核酸检测任务。“根据辖区人口分布,大众街街道办事处提前调研,在设置核酸检测采样点时尽量做到最优化,就近、最快让辖区群众完成核酸采样。”大众街街道办事处副书记李植说。在昆仑中学和共和路11号采样点采访时,已经96个小时没怎么合眼的共和路社区党委书记赵秀花嗓子沙哑,却依旧忙个不停。就在街道和社区积极想办法解决采样点一日三餐供应、防疫物资保障及保暖等问题时,辖区大百超市及餐饮店为采样点送来了水杯、热水袋,牛肉面、快餐等,还有私家车和出租车司机宁愿自己不吃饭也要保障采样点用车,天寒地冻中上演着一幕幕感人的瞬间。
7日凌晨1时至3时,共和路社区的工作人员和辖区物业负责人、儿童医院及财政局工作人员已连夜搭起了采样点帐篷。“希望大家都来做核酸检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这样就可以恢复我们的正常生活了,孩子们也可以高高兴兴去上学了。”采样点工作人员马红莲说。 (作者:严进芳)
北区,500顶棉帐篷下的温情场面
“老人小孩请跟我来,到绿色通道处”“间隔一米,大家都按距离站好”。
11月8日上午,气温回暖,阳光暖暖地照着大地,城北区人民广场上,长长的队伍已排到广场尽头,但大家仍然自觉按一米线位置站好,手中拿着手机,安静地等待着工作人员的指引。
“100处采样点,共743个采样台,近3500名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第二轮核酸检测中,城北区迅速出台方案,安全有序保障了检测工作顺利进行。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所有采样点换上了棉帐篷,近500顶棉帐篷内,500余台取暖设备也搬进了帐篷,让工作人员感受到了一份温暖。
连夜行动重新布置采样点
“7日晚,60名社区工作人员连夜行动,搭棉帐篷、运医疗物资、设置一米线、粘贴标识……几乎一夜没合眼。”朝阳办事处负责人一边说着,一边引导一位老人向绿色通道走去。
“接到指令后,社区人员迅速行动,将人民广场13个采样点进行了重新布置。所有棉帐篷已搭建好,每个帐篷里还放置了一台电暖器,保证采样人员不再受冻。”她介绍道。
您护我健康,我为您作画
在盐庄社区,记者见到,11个采样台依次排开,医务人员正挨个给居民做着采样,手被冰冷的消毒液冻得通红。
闫紫悦和闫欣仪两位小朋友现场为医护人员送上了可爱的图画。她们说:“这么冷的天气,护士阿姨那么辛苦为大家做核酸,让我们送上一幅画,表达一点心意。”
村里的采样点上传来乡间土话
在大堡子小学操场,广播里传来浓浓的乡音:“乡亲们,大家排好队,人人都能做上。”“麻烦让老汉、娃娃们先做,大家发扬个风格啊!”“大家争取早早做完,回家焪洋芋、煮羊肋巴……”
引得在场的村民一阵哄堂大笑。原来,为了让村民守好规矩,村委书记经常拿起大喇叭,挨个小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村里人早已习惯书记的这些“土话叮嘱”。
1100名教师变身采集员
在三尺讲台上是教师,在核酸检测采样点就变身采集信息员和秩序维护员!为了全力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城北区教育局19所学校及部分幼儿园近1100名教师变身采集信息员。按照城北区制定的方案,城北区教育局7日下午迅速集结力量,为1100名教师开展采集信息等知识的培训。11月8日清晨7点,所有教师准时出现在100个采样点上,他们努力工作,全力做到了精准到位、一个不落。 (作者: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