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城东区:多举措提升质效 全方位保障民生
浏览:1403次 时间:2021-11-26 来源:区民政局

今年以来,城东区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以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力促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

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为实施精细化管理,城东区民政局以狠抓落实为出发点,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抓早、抓细、抓实。坚持结果导向,细化量化工作“明要求”。针对近期专项督查反映的共性问题,实行社会救助工作“周推进、月抽查、季通报”制度,即每两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安排,同时对重点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及政策解读;每月随机走访抽查各单位工作情况;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督查,形成问题专报(通报),强化跟踪问效,督促责任落实,促进细小问题及时得到整改。强化措施,下好全区工作“一盘棋”。将镇(街道)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全区目标考核,建立常态化抓实、抓细工作机制,量化目标任务,制定社会救助工作考核方案及实施细则,落实精准救助要求,切实提升工作实效。建章立制,树立救助窗口“好形象”。指导各镇(街道)和村(社区)成立社会救助工作中心及工作站,固定工作人员岗位、统一工作标识,健全完善AB岗、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五项管理制度,推进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运行。强化绩效管理,夯实队伍素质“提能力”。对各镇(街道)主动发现、精准认定量化任务的同时,合理统筹分配政府购买服务经办人员及协理员,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内容,量化考核绩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进一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服务能力。

量化目标,精准救助。为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质量和水平,城东区民政局以精准救助为着力点,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做到精准施策、精准衔接,确保困难群众“应救即救、应救尽救”。主动发现,边缘群体摸排“广覆盖”。进一步加大对低收入、支出型困难家庭及低收入边缘户排查力度,做好困难群体信息台账和摸排走访台账数据更新,强化动态监测,确保受助及时、救助精准。动态管理,救助对象走访“百分百”。各镇(街道)每季度对在册享保对象进行100%入户调查走访,有效发挥协理员作用,对辖区群众全面摸排走访入户,镇(街道)民政专干强化重点人员走访,镇(街道)分管负责人对新户全面走访,区民政分管负责人对存疑户全面走访,确保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提升能力,强化政策实施“无障碍”。由区民政部门牵头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大培训频次,每半月组织专干、经办人员及协理员开展一次政策研读及案例分析研判,进一步提高基层综合研判能力,实现政策衔接及时有效。

指导监督,提升成效。为确保社会救助工作实现长态、长效提升,从建立监督长效机制入手,注重跟踪监督问效,着力解决问题。全面履行职能,强化跟踪督查“零距离”。区民政部门实行工作人员联点包片责任机制,定期对镇(街道)及村(社区)进行“面对面”指导和“点对点”把脉,确保镇(街道)难点问题及时有效化解。深入指导镇办,开通社会救助“直通车”。坚持纵向到底,安排业务骨干深入镇(街道)及村(社区)对个案及疑难问题进行集中“会诊”,做到有问必答、有难必解,实现救助业务全程指导、服务要求全面掌握。资源链接,打造服务阵地“多面体”。综合考量各镇(街道)及村(社区)基础条件,打造“336”服务平台(打造3个儿童之家示范点、3个社工服务站和6个社会组织服务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困难群众能力提升服务,丰富服务内容,全方位提升救助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救助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