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城东区“一把手走流程”推进政务服务走深走实
浏览:1308次 时间:2022-01-17 来源:区营商环境监督局

2021年以来,城东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部署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区市民服务中心规范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作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推动流程再造,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服务群众、助企纾困,努力推动办事流程优化和窗口工作作风转变,营造公开、透明、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全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就落实好“一把手走流程”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要求各部门“一把手”以群众的角度查找办事难的堵点和痛点,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坐在窗口体验办事效率,以办案人的身份体验行政执法全流程,实现对审批服务的再认识,通过切身体会倒查工作不足,研究解决办法。同时,在下发《关于印发开展“局长接待日”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区政办〔2019〕19号)的基础上,制定《关于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工作的通知》(东政办函〔2021〕52号),积极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工作,强化“一把手”责任意识,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监督抓、各部门领导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履职尽责。一是以“局长接待日”活动及“一把手走流程”工作为契机,各部门“一把手”下沉到办事窗口,轮岗式、全天式体验不同业务窗口,以“亲身办、代理办、陪同办”等形式全流程、沉浸式参与操作企业、群众办理高频事项,以窗口审批简化流程为重点,体验、思考企业和群众的办事痛点、难点和堵点,发挥好“关键少数”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实现“边体验、边查找、边整改”,着力推动流程再造、服务更优、执法更规范。共有15名部门“一把手”体验54项事项办理流程。二是在保持推进“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等改革的基础上,创新多项便利化改革举措,以帮办、代办为重点,协助企业申请办理有关审批类事项,对用工、用电、用水、融资等企业当前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主动协助解决,促进企业生产稳定增长和产能释放,变“企业群众跑腿办”为“政府贴心帮代办”。三是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和清单,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等,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问题根源,结合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设置“不满意 请找我”窗口、“企业登记异议处理”窗口,将投诉督办办公室以窗口形式延伸至群众身边,全力紧抓作风建设工作,保证“一把手走流程”走出问题、走出体会、走出效果。窗口投诉量由2020年的53件下降至2021年的8件,投诉量下降85%。

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常态长效。一是对标全国先进地区城市找差距、挖潜力,学习先进城市的成熟经验,科学创新,与昆明等10个省153个地区,签订了“云上办”跨省通办协议;组织甘肃、陕西、四川等5个省6个区县召开了“新丝路”联盟跨省通办视频会议,梳理出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保、医保、养老、企业工商注册等25项高频事项目录清单,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增加透明度。坚持以创新机制、压缩时限、优化服务为抓手,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二是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和窗口设置,持续压缩审批时限,放宽企业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确保依法依规办理市场主体开办事项和保证质量的同时,将登记注册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同时,建立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严格规范审批行为,并向社会公开办事流程图并承诺办理期限。梳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失业保险金申领、营业执照遗失、补领等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三是以服务能力、业务能力同步提高为目标,全方位提高审批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服务窗口建设,积极从工作责任心、服务态度、工作环节等方面入手,全面排查审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动强化内部监督,接受外部监督,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内容,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