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心里暖暖的 信心满满的——委员分组审议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浏览:2100次 时间:2022-03-01 来源:区政协办公室

 “全年召开全会协商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协商1次,双月协商2次,界别协商2次,重点提案办理协商1次”。

“以‘国之大者’为重,以‘民之关切’为念,以市、区能力建设推进会为动员令,在对标对表中躬身入局、在善作善成中提升本领、在唯实唯先中书写华章”。

“探索将支部建在界别上,建立功能型党支部,以党建‘一条线’织起履职‘一张网’”。

一串串具体的数字,一项项务实的举措,一条条鲜明的表述,一个个崭新的目标……

2月28日下午,参加第十届西宁市城东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分组审议《区政协第十届城东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关于十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大家一致认为:“两个报告体现了实干与担当,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信心满满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体现出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政治特色鲜明,报告通篇体现了人民政协“讲政治”的根本属性,凸显了人民政协拥戴、尊崇、追随核心的高度政治自觉。无论是总结去年成绩、还是部署今年工作,都突出了政治引领,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二是全局视野较强,报告通篇体现了人民政协“顾全局”的价值追求,2021年工作回顾和2022年工作安排中都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品质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等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同全区的战略全局息息相关、同群众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与时代发展“合拍”、与党政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努力以“政协之能”服务“城东之为”,新时代政协形象更加鲜明。三是创新举措突出,区政协深入探索“寓监督于协商之中、寓协商于服务之中”的方式方法,在履行协商、民主议政的职能时,积极搭建新载体、探索新方法、追求新成效,体现了人民政协“善创新”的精神风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是对常委会工作报告的补充,内容很丰富、条理很清晰、措施很务实,既是向全体政协委员的一次汇报,又是对所有提案提出者的一次回应,更是推动提案工作创新发展的一次谋划,体现了提案提出者、提案工作者、提案办理者三方共同的责任与担当,在服务党委决策、回应社会关切、凝聚各界共识、促进问题解决、推动决策落地等方面,贡献了政协的智慧和力量。

郭静、包玮龙、刘俊庆、车朝阳、孙山东、吴秀霞等委员建议:一是以组织专题活动、开展集体学习等方式,加强委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委员们尽快融入政协大家庭。二是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写出更具深度、力度、广度的提案。三是区政协要多组织开展提案培训等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委员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能力水平。四是加强民主党派人士和工商界人士沟通联系,促进民族融合,助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五是聚焦城东区“一品两融”发展定位,开展“引企入东委员行动”等活动,树立金牌“店小二”服务理念,深入园区企业开展专题调研,协调解决企业人才引进、招工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打造特色产业体系,做强新能源绿色优势产业,促进产城融合。

林艳芝、马添粮、郭清、马德君、张敏、韩兴斌、喇海娟等委员建议:一是将“两新”组织中的专业人才充分利用起来,组成专业公益咨询团体,利用专业优势,举办各类公益咨询培训班,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公益咨询帮助,解决就业等实际问题。二是作为委员要深入了解东区“一品两融”发展定位,通过政协搭台,充分发挥委员在各行各业的优势,助推东区市域化治理及矛盾调解等工作。

马燕、勉生龙、马庆等委员及刘殿成等列席人员建议:一是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子、新思维、新模式,大力推行“党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打造“老年人温馨服务之家”,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文体旅游、医疗卫生、健康讲座、心理咨询、业务代办等一系列贴心服务。二是政协委员要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撰写“生态环保”为主题的高质量提案。

路文明、徐明、张宇弛、徐军晖、刘卫君、曹艳婕、高玉贤、程欢等委员建议:一是在提案办理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政协委员与承办单位之间的沟通对接,让政协委员更好地了解提案办理的过程与进展,推动建言转化为实效。二是撰写提案前,要实事求是、深入调研,通过“晓下情、明实情、知上情”,使提案更有操作性和针对性。三是要加大提案办理情况的公开力度,让委员们能够“心中有数”。四是建议老委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分享政协工作中的好经验、好方向,做好群众的“发言人”。

李晶、芦静、王海萍、袁荣、宋维英等委员建议:一是细化教师培训,因材施教、分层培训、研修并进,从而整体提高东区教师专业水平,实现“教育振区”。二是通过进一步理顺公卫管理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健康教育体系等举措,解决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应急管理体系机制、部门沟通联动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三是针对民办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欠缺“专业性”,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改变单一教学模式。四是打造东区城市书房建设,依托城市书房开展公益活动,更好的服务于民;打造东区文化品牌,依托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点,提高基层文化服务水平。五是以能力建设推进会为契机,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革新课堂理念,丰富教育资源,在课后服务做加法,优化课程加强引领,增强体育和艺术锻炼,推进“双减”工作落地生根。

马沁武、马颖才、郭学斌、白璐、陈孝渝、鲍呈元等委员建议:一是搭建医疗智慧平台,发挥信息化作用,实现各医疗信息共享。二是建立完善委员履职鼓励机制,激发委员履职积极性。三是多开展各类委员培训,以“以老带新”的方式让新委员们多参与集体提案的调研,提高提案质量。四是通过“有事好商量·我们喧一呱”平台协商解决部分医疗纠纷问题。五是针对跨年度的B类提案,开展提案“回头看”,让委员们建言协商的积极性、满意度更高。六是提案撰写方面要有总体方向,齐心协力、分工合作,提高提案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