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东区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全国“两会”召开后,我认真学习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结合今年全区组织工作重点任务,认真研究组织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中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全面落实市委、区委能力建设推进会精神,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提升三年行动”为契机,聚焦巩固提升“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成果,以全面实施民心工程等“五大工程”为抓手,推动我区城市基层党建与“一品两融”发展定位深度融合,形成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东区模式”。同时,牢固树立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思路,继续发挥区直机关营商服务党建联合体作用,巩固“经济领域党建联盟”和“红色审计·智融树”党建联盟已有成效,在农村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振兴,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精农村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全方位向社会释放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强大信号,不断通过做实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和做活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宣传战线要强化氛围营造,迅速掀起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宣传热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全国“两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新闻宣传、理论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公益广告宣传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好、宣传好、阐释好、传播好全国“两会”精神。聚焦“一品两融”发展定位,依托“两微一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平台广泛开展集中宣讲活动。积极整合运用媒体资源,通过开设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报道全区上下学习宣传全国“两会”精神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聚力建设美丽繁荣东大门、奋力谱写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东区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这次两会是时代的“最强音”,传递出扬帆起航、梦圆中华的信心和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豪情,让人倍感振奋。政府工作报告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以实干担当精神书写辉煌篇章,字里行间展示了国家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立场态度,表明了当代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2022年,是新中国成立73周年和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关键之年,是充满挑战,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我们要围绕“一品两融”发展定位及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勠力同心、凝聚力量,积极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建设美丽繁荣东大门贡献统战力量!
“全国两会的召开令人精神振奋,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关于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内容更是对下一步做好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工作指明了方向、催人奋进。”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叶术华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立足自身岗位职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为突破口,以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制为着力点,全面深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五治融合”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城东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同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面深化政法改革,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区、法治东区,为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顺利召开保驾护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仍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基调,关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提出要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教育办好、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要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强化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及时回应民生关切等等,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中国人都和国家宏观发展大势密切相关。作为一名检察官,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我将立足本职,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勤奋工作,始终保持为民服务的初心,围绕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开展民生检察和生态检察,以饱满的热情为正义发声、为公益发声,守护绿水青山,维护法律权威,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