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城东区:阳光服务“一站式” 办事体验再提升
浏览:2213次 时间:2022-03-18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近年来,城东区以抓好作风建设为引领,以强化能力建设为核心,切实提高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的作风意识和政务服务水平,以“便民、快捷、高效、廉洁”为宗旨,切实规范权力运行,不断增强东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东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建平台,强监督,群众投诉零门槛。一是全新打造“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系统,方便办事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政策发布情况,对全区重点项目、重要资金使用、村(社区)三务公开、各职能部门权责清单、“一卡通”惠民惠农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查询。同时,群众只需“轻轻一点”,就可将发现的涉及民生领域的问题线上举报至区纪委监委,由区纪委监委在后台对举报信息进行受理、转变、答复,并以发送短信提醒举报人的方式查看处理,真正形成监督闭环。二是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天候受理群众因办理事项中遇到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突出问题,及时答疑释惑,对现场能调节的及时沟通,对现场不能调节的通过“清鉴”监督执纪执法一体化监督平台进行派单,组成专班进行受理。同时,在“亲清连线·廉通企业”平台开设“办不成事”模块,设置线上反映渠道,及时发现、汇集、上报、协调、督促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做到举报有方向、受理有平台、办结有结果。截至目前,共获得群众好评103条,处理“办不成事”问题6件。三是设置“监督公告”,将原有的“阳光评廉、信访直通车三维码”进行资源整合,持续优化“不满意请找我”窗口功能、加大力度宣传“西宁评议”功能打通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作风突出问题、微腐败问题线索反馈双向渠道,让群众直观、快速的找到诉求通道,有效助推全区政务服务窗口作风建设大提升、大转变。城东区火车站街道幸福社区民政窗口被评为“2021年群众满意的十佳单位”。

创机制,强服务,办事体验零距离。一是全面落实“好差评”系统,结合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设置“不满意 请找我”窗口、“企业登记异议处理”窗口,将投诉督办办公室以窗口形式延伸至群众身边,设置评价器60台,制定“好差评”二维码桌牌130块,实现现场服务“一次一评”,截止目前好评率达96%。二是开展“四员四查”制度,明确“楼层管理员、巡查员、帮办员、引导员”管理制度,动态把握各窗口工作运行情况,通过投诉告知书、月通报、《城东政务服务大厅管理制度》及《工作人员考评制度》,及时通报问责,切实转变作风,为办事群众积极营造省心、舒心、暖心的政务服务环境。三是设置“不满意请找我”窗口、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岗,实行定时和不定时巡查相结合的督察制度,加强对政务大厅服务工作的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解决群众诉求,并为“老弱病残孕”“听视力障碍人士”及需要帮助的办事群众提供全程帮办代办及各项便民服务设施。

提能力,强质量,作风整治零容忍。一是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全体党员干部、工作人员的日常学习教育、专题思想教育、主题活动教育,增强纪律观念,筑牢思想防线,守好精神高地,促使清廉意识内化为共同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外化为提升服务水平的自觉实践,打造一支信念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的政务服务队伍。二是结合全区作风建设工作,开展窗口作风“五查五纠治”行动、服务窗口单位公职人员勾结中介牟利专项整治行动,按照“以小发现破解大难题,以小切口推动大纠治”的思路,成立5个专项纠治督查组,对全区51家服务窗口开展“窗口单位作风大纠治”行动,通过精准发力,靶向施治,着力破解影响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三是建立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破坏营商环境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绿色通道和快速核查机制,对群众反映的机关干部作风不实、行为不端、服务不优、效率不高等问题,通过纪检监察建议书、“三色预警”机制等方式督促整改,努力形成“亲”上加“清”的良好局面。同时,由区纪委牵头开展阳光评廉工作,对窗口工作人员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开展评价,纳入全区作风建设考核,在潜移默化中锤炼工作人员讲政治、葆先进、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助推全区政务服务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