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把党的惠民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确保每一分民生资金都实实在在发到群众手中,城东区多措并举,将“一卡通”监管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迅速行动、多方谋划,让“一卡通”真正成为服务群众“明白卡”“幸福卡”,打通惠民惠农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在“统”字上下功夫,下好部门协作“一盘棋”。牢固树立全区“一卡通”管理工作“一盘棋”思想,切实将推进“一卡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一是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全面梳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项目清单,先后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6次,安排部署具体工作,明确职责分工,为推进“一卡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制定《关于开展惠民惠农“一卡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专项治理范围、对象、内容以及实施步骤,切实抓住关键环节,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密切协同配合,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坚持“部门负总责、财政管资金、银行管发放”的管理机制,先后召开各领域专题部署会37次,完成代理银行规范采购工作,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程序开展工作。切实做到专人负责、分口把关、统筹分工,确保工作任务高效有序推进,资金足额下达。
在“广”字上下功夫,架好宣传引导“一座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全方位宣传引导,不断提升群众对“一卡通”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一是制定政策清单。对全区所有直接兑付到人到户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清理整合,准确掌握项目名称、补贴管理文件、补贴标准、补贴对象等内容,确保各类补贴政策不缺、不漏,形成涉及9个部门共8大类的《城东区惠民惠农补贴政策清单》,并通过城东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布,扩大“一卡通”工作知晓率。二是强化宣传动员。充分运用各类微信公众号、政府门户网站、广播电台、户外宣传栏、村务公开栏、印制宣传册、录制“微视频”、设立咨询台、“面对面”入户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高龄补贴政策、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政策等宣传,使群众了解政策、理解政策、支持政策,确保宣传到位,便于群众用好、用活“一卡通”,截至目前,共发放各类宣传册8万余份,开展入户宣传17000余人(次)。三是坚持正面引导。坚持广泛宣传和正面引导相结合,在全区8个镇(街道)、15个村(社区)和18个重点行业部门的重点部位“全覆盖”张贴公告400余份,真正做到家喻户晓,让“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在“严”字上下功夫,织好监督检查“一张网”。始终绷紧“廉”弦,围绕惠民惠农领域政策落实情况,以“自查+检查”的方式深入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资金发放检查工作。一是明确重点,全面自查。着重从“一卡通”补贴项目清单、资金发放流程等重点方面入手,采取“一户一表、逐户采集、当面核实”的方式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群众“一卡通”办理和管理、享受补贴项目和标准、补贴资金落实等情况进行全面清查,认真比对数据,全面摸底排查,并按照工作规范,查漏补缺,将各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相关政策及时录入到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做到不漏户、不漏人、不漏项。二是积极发挥监督检查职能。为规范资金支付渠道,减少补贴资金流转环节,根据全省严肃财经纪律检查工作要求,对全区2021年度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着重核实资金发放情况和资金发放审核机制、发放程序到账等情况,各单位均能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批量代发的方式确保各类惠民惠农资金通过社保卡及时、足额、安全发放。三是做好资金监管平台系统培训。为补齐基层工作人员操作短板,提高业务操作能力,从源头上减少补贴发放失败情况,由区财政局组织补贴项目主管部门、各街道办(村委)工作人员共计68人开展系统操作培训,系统培训惠农补贴基础信息采集、数据库建立、指标下达、数据上报等方面业务知识,并对各部门推进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同时,建立“一卡通”工作推进月报制度,利用工作群及时转发惠民惠农“一卡通”财政补贴发放管理系统操作相关业务知识,及时汇集系统操作优化建议,不断提升业务人员对相关事项的认识和操作技能,进一步规范发放流程,为后期补贴资金发放和监管信息平台上线奠定坚实数据基础,进一步实现统一发放管理和信息数据纵横贯通,提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