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东区牢固树立“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不断推动建立体系健全、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确保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扎实推进疾病预防,有效筑牢防控屏障。以区疾控中心为枢纽,基层医疗机构为延伸,采取网络直报和实时监测的方式,实现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全覆盖,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和准确率逐年提高,2021年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2284例,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处置率100%。建立公共卫生指导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重要岗位轮岗交流机制,区疾控中心定期开展技术指导与业务督导,有效推动了公共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传染病患者转诊、追踪及管理质量稳步提升,“一融入三下沉”的医防互补新模式落地见效。
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全力保障妇幼健康。以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核心,搭建了妇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为平台的三级服务网格,强化了区域内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业务咨询和指导,实现托育服务机构婴幼儿保健、科学育儿等知识全覆盖。同时,对托育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开展健康体验和传染病防控专项培训,为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环境保障。在医疗机构、大型商超及车站等公共场所建设标准化母婴室20家,托育机构已投入运行14家,设置托位1260个,今年春季开学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240人,辖区公共托育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坚守疫情防控底线,提升应急处置水平。2020年西宁市疫情发生以来,全区上下坚决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政策,积极应对、严防死守,完成境外、中高风险来宁人员、密接、次密接人员、集中隔离点及封控区、管控区的严密管控和核酸检测任务,全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成立9支53人的流调队伍,50支100人的核酸采样队伍,3支12人的核酸检测队伍,及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核酸检测等任务,为全区疫情防控形势研判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先后启用6个集中隔离点,县级领导专职联点、科级干部驻点负责,卫健、城管、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严格落实院感防控、闭环管理、规范采样、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工作。依托区数字化综合指挥平台,设立40部高清摄像头,24小时实时查看,第一时间进行调度处置。扎实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完成9类重点人群、18-59岁人群、12岁及以上人群疫苗接种任务,持续推进3-11岁人群和60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其中,全人群第一、第二剂次接种率分别为81.04%、85.82%,序贯加强免疫接种36467人,免疫屏障逐步建立。
强化卫生监督执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成职业卫生企业全覆盖执法检查98家,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92家,职业病患者随访及健康管理114人,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有效落实,从业人员安全健康及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蓝盾护航”等专项行动,全面落实监督检查全覆盖,2021年,立案查处28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并责令整改245家,没收违法所得4.55万元,行政处罚35万余元,医疗卫生办案率较2020年同比增长55.6%,行政处罚金额增长137.6%,医疗行业乱象得到有效整治,卫生健康领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健康东区建设。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定期督促各镇办、村(社区)开展巷道沿线、广场等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无死角整治。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创建无烟单位6家,无烟医院7家,无烟党政机关示范单位15家。投入资金65万元,开展灭蚊灭鼠病媒生物防治活动。投资17万元打造5所健康主题小屋、3条健康步道,为辖区居民提供了优美的宜居环境。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81次,健康知识讲座152场次,发放传染病知识、急救知识、新冠公民防疫准则等各类健康宣传资料19.1万册,宣传品2000余件,辖区群众防疫意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