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东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着力推进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紧紧围绕“保红线、保增长”主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健全组织架构,落实目标责任。成立城东区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城东区耕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办法》《城东区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按照“主体明确,责任明晰,监督制约”原则,努力抓好制度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区、镇(街道)、村齐抓共管的三位一体耕地保护工作机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监管网络,全区耕地保护工作自上至下形成强大合力。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分解到镇(街道)、村,逐级压实责任,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户。同时,按照省、市“批、供、用、补、查”联动要求,出具城东区耕地保护分幅图,及时更新耕地保护增减台账,实现了耕地保护图、表、册齐全。
加大执法力度,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预防和查处相结合”的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方针,继续保持土地执法高压态势,制定卫片执法及土地动态巡查工作方案等,明确卫片执法对象、巡查重点区域、时间和要求,认真开展土地动态巡查工作,不断加强对重点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巡查监控,确保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扎实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摸排整治工作,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减少违法用地量,确保不发生新增违法占用耕地行为。
改善耕作条件,提高耕地质量。为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改善耕地养分状况,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防止土壤污染,在辖区内开展农机深松整地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补充耕地有机肥培肥等工作,有效改善了全区耕地土壤耕作条件,耕地质量显著提高,耕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创城入户、卫片执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摸排等工作契机,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公共LED显示大屏滚动播放、集中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土地基本国策国情和法律政策、耕地保护的目的意义、方法措施、做法成效及“八不准”规定等,调动广大农民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人们依法保护耕地的自觉性,在全区上下形成了“珍惜土地,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浓厚氛围,违法占地、“耕地非农化”、违法破坏耕地的行为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