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严格落实《青海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通告(第5号)》全面落实“落地检”措施要求,城东区高度重视,把牢人员摸排关、采样关、宣传关、督导关,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切实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防线。
早部署、早排查、早准备,把牢“人员摸排关”。第一时间进行安排部署,每日更新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发布《关于省外来(返)城东区群众主动报备的温馨提示》《城东区返宁来宁人员请注意——线上预报备点这里》《致东区外出学习务工经商人员的一封信》。全面落实“三级包保”和“五包一”防控责任制,动员四级网格作用,加强各镇办、工信、公安各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强化联防联控,在严密排查中高风险地来(返)宁人员的基础上,通过二维码扫描登记小程序,进行线上报备,完善了线上线下互补、主动报备和主动排查相结合、排查与管控无缝衔接的排查管控机制。压紧压实村(社区)疫情防控责任,以网格员微信“一对一”精准绑定方式,持续做好省外来宁返宁人员跟踪防控,严格落实“落地检”各项任务,实现了精准核查、全面摸排、重点管控、反馈及时。3月19日以来,累计排查省外中高风险周边地区来宁人员104人,上海来宁返宁人员101人,全部落实隔离管控措施。整合全区集中隔离酒店6家,771间隔离房间,突出抓好对隔离点的科学指导和督导检查,确保对所有重点地区来宁返宁人员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筑牢“落地检”管控严密防线。
严配置、严要求、严规范,守牢“采样根据地”。根据东区实际情况,在现有的7个核酸采样点的基础上严格按照采样点设置标准进行评估,对全区医疗机构核酸采样、检测力量进行合理规划,新增1个花园南街采样点,对核酸采样机构、采样时间、检测结果公布时限等情况进行公开,同时,配备足够的核酸采样、检测人员,加强人员培训,进行严格感控培训,做到上岗必培训、合格才上岗,确保核酸采样和检测安全、高效。同时,及时加强核酸检测秩序管理,检测点所有人员全部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合理设置相关指引标识和检测流程提示,组织专门力量引导群众分批次、分时段有序检测,防止人员扎堆聚集和排长队问题出现;现场保持通风、定期消杀,坚决避免因人员聚集增加疫情扩散风险。4月2日以来,累计完成“应采尽采”“愿检尽检”核酸采样7228份。成立后勤保障工作组,由县级干部担任组长,负责统筹各类应急防护用品、生活用品等防疫物资,配置物资流动配送车,确保第一时间物资补充保障到位。
多形式、多渠道、多措施,奏响“宣传最强音”。牢牢把握疫情信息发布“主阵地”,充分发挥“小喇叭”“移动小音箱”“流动宣传车”优势,将疫情资讯、防控政策、防疫要求不间断地送到来宁人员耳边。发挥“两微多端一网”等载体,宣传疫情防控“落地检”要求,第一时间公布全区9个“落地检”核酸采样点地址、联系方式、采样时间等信息。制作推送《青海小调:疫苗接种很重要》《奥密克戎传播快 做好防护最重要》《城东区有序开展重点区域核酸检测采样工作》《送菜上门,全力做好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工作》等10条原创视频视频,突出疫情防控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推送《拼速度 有力度 显温度!一起来看东区疫情防控“全景图”》《青海“落地检”扫码和“信康码”转码注意事项》等疫情防控知识,辐射今日头条、抖音、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播放浏览量达32万+,形成强大宣传攻势。
时时督、时时盯、时时改,穿牢“监督紧身衣”。 紧跟实战需要,聚焦监督全程跟进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抓牢监督问效,联打工作“组合拳”。 第一时间印发《城东区关于进一步严明疫情防控工作纪律的通知》,召开动员部署会,广泛开展战时政治动员,全面激发敢打必胜的战斗激情。组建监督检查组,将2镇7办划分为3个片区,建立联点包片机制,由区纪委副书记担任组长,抽调纪检监察干部,组建3个疫情防控督导检查组,深入联点包片区域,采取“驻点”监督方式,全天候、全时段开展全覆盖、多轮次监督检查。同时,为实现巡检全覆盖、监督零死角,利用“云上监督”视频系统开展监督检查,变传统“干部跑腿”为“数据跑路”,让“无接触”监督成为安全责任落实举措,真正提升了疫情防控监督的精准度、有效性和安全性,推动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
疫情就是战场。自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战役打响以来,城东区坚持“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脚步不停歇、责任不松懈,扎实保障“落地检”落实到位,切实以“向战而行、抗疫到底”的铁军作风守好“东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