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243”管理法构筑城东区疫情防控坚固堤坝
浏览:2003次 时间:2022-04-28 来源:未知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城东区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第一时间响应,统筹工作力量,组建区域管控组及时下沉,在重点区域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积极探索实施封控区管理“243”工作法,快准严实细落实好各项措施,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屏障。

完善工作机制,提升两个能力,不断凝聚防控疫情最强合力。压实责任靠前指挥,建立上下贯通、左右协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联动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能力。成立以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任组长的区域管控组,动员各界力量,与社区干部、网格员、物业安保人员、业委会人员、社会志愿者一起,构建统一指挥、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封控区、管控区防控工作体系。制定印发《城东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区域管控组工作方案》,不断加强日常管理,强化应急处理、科学规范管理、精准有序处置的能力。组织学习封控区、管控区管理指南、封控区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及防护级别要求,观看防护服穿脱等教学视频,线上推送《新冠肺炎疫情风险人员及区域管控要点》《新冠病毒传播特性与社区防控注意事项》等内容,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战疫专业能力水平。二是提升协调联动能力。区域管控组与各部门和街道、社区实行扁平化运作,统筹人力、物资等要素,按职责分工,及时协调应急处置突发情况,共织封控、管控区疫情防控网络。召集各相关成员对当日工作会商,进行总结分析,对标找差,部署次日工作。建立内部工作群,实行信息推送共享,推广防控工作经验做法,并每日形成工作日志,不断提升防控工作质效。

规范管理程序,把控四个环节,安全高效落实防控要求。紧扣关键部位、重要事项,细化完善封控、管控区疫情防控工作流程,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一是紧紧盯牢门岗卡口值守。坚守卡口值守第一道防线,封控、管控区门口由公安、城管、街道(社区)人员轮流24小时值守,并按要求填写《值守交接班记录表》,确保值守工作连续性。全面做好进入封控区物资配送人员、核酸检测人员、环境消杀人员的查验、测温、登记等工作,确保人员信息可追溯、工作落实情况可督查。二是严密细致做好日常管理。规范信息采集标准和流程,对封控区内居民,以户为单位逐户登记信息和核酸检测等情况,建立《基本情况台账》,每日更新一次台账数据,确保信息准、底数清、情况明。充分发挥小区物业群”“小喇叭”“移动小音箱作用,在小区楼院循环播放,将疫情资讯、防控措施、防疫知识不间断地送到群众耳边,提高宣传效能。三是科学合理开展核酸检测。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组织协调医护人员,21组上门为封控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采样过程中随时进行消杀,提高早发现能力。四是精心精细开展全面消杀。组织专业消杀队伍多次对封控区楼道、电梯和确诊病例住所消杀,市政部门开展外围全覆盖消杀作业。给封控、管控区居民配发84泡腾片、酒精等消杀物资,及时推送消杀要求,督促做好家中消杀。对重点区域每日全面消杀2次。对其他区域按要求进行全面消杀。

用心用情服务,当好三种角色,全天候零距离服务保障。建立全闭环服务管理体系,及时有效保障封控、管控区内居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让疫情防控有力度、有速度,更有温度。一是当好生活物资调配员科学设置现场物资接收分发点位,规范生活物资转运接送流程。建立封控、管控区居民微信群,及时收集生活物资需求予以解决,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封控、管控区居民日常生活影响。同时,积极协助做好封控区垃圾清运、环境消杀等工作。二是当好特殊群体服务员重点关注封控、管控区内残疾、精神疾病、孤寡老人、慢性病、孕产妇等人群的特殊需求,及时收集和回应居民诉求,全力保障急慢性病患者就医用药需求。入驻以来,先后对接服务封控区内2名居民(1名孕妇、1名为肺癌晚期)通过120转运就诊,上门配送急需药物30趟次。三是当好防控疫情“宣传员充分运用小区广播、业主群等宣传手段,及时宣传防控疫情政策措施和科普知识,及时传递防疫官方信息,提升群众自身防范意识。同时,做好封控区舆情管控、情绪疏导、政策解释等工作,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