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反馈问题及专项治理工作,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实现政策衔接及时有效,切实筑牢兜底保障防线,推动全区社会救助工作稳步开展,近期,城东区安排业务骨干深入镇及村(社区)开展了为期11天的社会救助政策业务轮训,对个案及疑难问题进行集中“会诊”,做到有问必答、有难必解,实现救助业务全程指导、服务要求全面掌握。各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民政专干、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及村(社区)民政专干、协理员共160余人参加了培训。
送教上门,指导监督常态化。为确保社会救助工作实现常态、长效提升,从建立轮训长效机制入手,坚持“实际、实用、实效” 的原则,实行工作人员联点包片责任机制,对镇(街道)及村(社区)进行“面对面”指导和“点对点”把脉,变“上课”为“送课”、“读念”为“分析”,针对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供养、低收入、支出型贫困家庭认定、儿童福利、“物质+服务”服务类社会救助等政策进行系统性、全方位讲解,就特困供养、低保对象认证标准之间的区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困境儿童之间的政策衔接等易混淆方面,推行统一“配餐”和按需“点餐”的送教方式,确保镇(街道)难点问题及时有效化解,进一步打通社会救助政策宣讲“最后一公里”。
对点解惑,精准施策破难题。坚持纵向到底,注重跟踪问效,开通社会救助“直通车”,通过对各类社会救助政策进行分层分类分片区一对一指导、授课等方式,延伸政策学习触角,拓宽学习途径,共解答疑难问题25条、分析个案10件,指导镇、街道及时将符合政策的对象纳入相应的保障范围,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推进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切实助力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效。
明确要求,真抓实干促成效。轮训还就进一步做好全区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如下要求:各镇(街道)、村(社区)要切实履行好困难群众救助的主体责任,从思想上再重视、方法上再改进,措施上再加强,着力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一是统筹安排人员全面开展辖区困难群众及低保边缘群体的摸排走访力度,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二是切实提高主动发现能力,加大镇(街道)临时救助力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权益。三是持续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坚持边查边改,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救尽救”。
通过本次轮训,进一步强化了全区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提升了全区社会救助工作的综合水平。下一步,城东区将敬终如始、笃行不怠,根据前期专项治理工作推进情况,坚持补短板、建机制、强弱项,加快排查整治进度,全力推动专项治理工作见底见效。同时,持续把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和专项治理工作作为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力打造一支高质量社会救助队伍,做到救助精准到位、主动发现到位、政策衔接到位,全力以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