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20,城东区朱家庄村村委会委员曹亮,与区直机关干部一样,早早来到区政府5楼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党政办公室,开启了机关“上班”模式。作为城东区首批到区直机关单位上挂学习的村干部,曹亮的目的很明确,他想学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相关知识,在他看来,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次上挂跟班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工作的系统性、严谨性、严肃性,让我感到工作充满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我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相信等我回去再做村里的工作一定会更加得心应手。”曹亮自信地说。
定制度设基,上挂跟班“提能力”。城东区以“基本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聚焦农村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制定了激励农村干部担当作为七项制度。近日,其中一项以提高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农村工作重点任务履职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级“领头羊”队伍为目的的村干部上挂跟班制度,受到了广大村干部的广泛好评。为提升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城东区委组织部挑选了与涉农较为密切的6个区直业务单位,作为村干部挂职锻炼“基地”,分批次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农村干部开展为期3个月的跟班学习,打破了农村干部“自生自长”的传统模式,丰富村干部工作经历,提升农村社会创新管理能力。
“到区直单位上挂以来,学到了很多在村里工作学不到的东西,一方面熟悉了各种政策法规及审批手续办理等程序,能更好地为村民办事。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将村里的民情民意带到区上。”褚家营村党总支委员包迎平颇有感慨,上挂跟班到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后,他被分配到了工业商务科,通过参与科室重大活动筹办、重要工作推动等方式,学习到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他激动得表示要将学到的知识代入到褚家营村的工作实践中去。
深挖底铺好路,打造供需“软服务”。“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为全面培养和锻炼村“两委”干部,区委组织部牵头建立了农村年轻干部储备库,并联合镇(街道)党(工)委重点关注村干部成长轨迹,对成长空间大、培养价值高的村干部及时纳入后备干部库进行重点培养和锻炼,组织组工干部、镇(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深入农村,对村级干部的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困难问题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全面了解,根据重点工作要求,梳理出他们亟需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确保了村干部锻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区委组织部负责同志介绍到,从各村“两委”中挑选了10名年轻优秀的村干部到区直机关挂职锻炼,前期的路已经铺好,接下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机关与村之间的工作交流,让每一位村干部更加了解上级政策,并能充分学习运用政策,积累农村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换位置强体验,争做致富“领头羊”。城东区制定农村干部上挂跟班制度,确立了“挂职前审批”“挂职中指导”“挂职后鉴定”的工作思路,要求各挂职村干部严格按照挂职部门有关规定开展工作,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分批组织村干部到机关单位上挂跟班锻炼,使村干部有机会参与到上级机关单位的工作、学习中,亲自参与农村矛盾纠纷、重点信访案件调解、政策处理等工作,拓宽了村干部的工作思路,增强了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实际本领,为日后更好地开展农村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由区委组织部联合接收单位,对挂职村干部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强化帮扶,分类指导,将挂职村干部的挂职表现作为年终目标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王家庄村党支部委员马龙到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上挂跟班,就是奔着学习电商运营知识去的,在创新创业办公室跟班学习时,他重点接触了电商运营经营、市场分析等业务知识,也学习了其他电商企业工作举措和先进经验。接下来的时间,他的“导师”将继续带领他实战操作电商平台,掌握电子商务销售产品的流程,希望通过这三个月学到的知识,为王家庄村产业兴旺注入强劲动力。“我要好好珍惜这段时光,争取学到实用技术的同时,再引进一个发展项目,带领我们村村民在致富路上越走越顺。”
零距离学知识,合力布局“谋长远”。为提高挂职干部的“锻炼质量”,确保村干部取到“真经”,在上挂单位,实行设岗定责,明确专人对“挂职”干部实行“导师制”传帮带,引导挂职干部珍惜锻炼学习机会、找准位置,主动作为,促使挂职村干部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上挂村干部通过列席重要会议、参与重点工作、研究难点问题,参与急难险重任务,切实提高了在农业产业、农村政策法规、产业发展、农村实用技术、乡村治理等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和各项工作质量。
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谈到:“这次有两名村干部在我们局上挂跟班,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在全力协助他们学习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也学到了村干部身上务实踏实的优秀品质,而且还能从他们口中进一步了解基层所需,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真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