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城东区:十年生态见实效 真抓实干迎盛会
浏览:2150次 时间:2022-10-13 来源:和谐东区

站在城市制高点俯瞰,活力四射的东区,一栋栋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在西宁城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如一夜春风般让这里焕然一新,一条条道路宛如长龙纵横支撑起美丽东区的脉络,一座座公园绿地绘制出绿色发展的美好希望。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谐东区”开设“我们这十年”专栏,回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古城西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东区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国之大者”的政治责任,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坚持不懈保生态、治污染、促转型,推动东区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幸福感。

十年风雨兼程 前行不忘初心

十年“治气”,天更蓝了。城东区从控制突出的大气污染环节,规范各行业环境管理,完善环境监管体系,健全大气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为切入点,分阶段、有步骤的统筹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从扬尘污染治理、工业污染防治、煤油烟型污染治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具体工作,完成186家174台260蒸吨“煤改气”和4家18台69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工作,惠及居民3214户,完成全区9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推进169家涉VOCs行业完成废气处理设施安装,督促978家餐饮单位使用清洁能源,1200余家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器,取缔沿街燃煤散烧商户300余家。通过十年的集中攻坚治理,城东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3年的72.7%提升至2021年的90.8%,上升了18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碳(CO)年均浓度均呈下降趋势。

十年“治水”,水更清了。城东区坚持防治结合,坚决守住水生态安全底线,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强化联防联控,织密监测网络,为推动湟水河流域(城东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狠抓水污染溯源治理,扎实推进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全面完成黄河流域入河排口监测溯源工作,对排查出的50个排污口,“一口一策”制定整治方案,目前已完成18个,剩余32个将按全市统一安排规范化治理。持续推进建城区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先后实施了北园巷、下滨河路等10余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推动实现雨污源头分流、精准治理。筹措专项资金,完成大寺沟全线淤泥、垃圾清理及沟道硬化整治,实现了全区黑臭水体清零。投资4230万元实施了沙塘川河流域(入湟水河段)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开展管网铺设、河道清淤、河道护坡等工程,对沿途3个居民小区、15家涉水企业污水进行全收集,沿河两岸安装22个定位视频,实现沙塘川河(城东段)污染防治网全覆盖,全面提升了沙塘川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沙塘川入湟口、团结桥及小峡桥水质持续向好,2021年稳定达到III类。

十年“治土”,土更净了。城东区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约束降低土壤污染风险,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和处置、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历史遗留青海东胜谦信化工铬污染地块及青藏铁路公司西宁机务段石油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工作。持续开展打击危险废物专项行动,在全区范围开展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3家4S店、青藏铁路公司3个机务段及20张床位以上的11家医疗机构等重点危废产生单位进行检查,主动防范环境安全风险,做好源头管理,严格要求产废单位规范收集处置产生的危险废物,杜绝危险废物污染隐患。多部门联合执法开展违法排污、废品收购站及 “散乱污”企业整治,重拳出击做到“整治一批、搬迁一批、取缔一批”,已取缔50家“散乱污”企业,搬迁20家,及时消除辖区各类环境安全隐患。

十年“治城”,城市更美了。城东区持续开展绿色创建行动,建成北山美丽园、苦水沟等13处绿色主题公园,推动打造建国路迎宾大道等7个绿色发展示范点,建成多处绿化景观,新增绿地面积48.15公顷,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10.8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聚焦农村短板弱项,以项目促治理、着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实施朱家庄村、韵家口村等1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纳入城市管网工程;中庄、付家寨等7个行政村配发价值210万元的农村环保设施,改善沿线村庄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共惠及16319人、5647户村民,乡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95%以上。建立互联网+监管的生态环境管理模式,率先实施生态互联网项目,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及智能分析技术,将大气环境、水环境、河道水位、工地扬尘等在线监测统一集成在一张图中,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监控辖区环境质量状况。

十年“播种”,生活更幸福了。城东区每年积极组织六五环境日、世界低碳日、生物多样性日、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等系列环保宣传活动,以徒步行、主题倡议、环保宣传月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切实保障公众在环境治理和保护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并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保护母亲河”“全民限塑,拒绝白色污染”“爱绿植绿护绿,共创美丽家园”等绿色环保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打造韵家口西旱台 “城东区绿色发展实践教育基地”,园山学校建成全省首家“智慧生态教学厅”,开放“清真巷街道绿色发展展示体验中心”,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绿色发展实践活动,推动全区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爱护美好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创建省级绿色社区2个,市级绿色社区(小区)8个,区级绿色社区(小区)6个,区属小学全部成功创建市级绿色学校,晓泉小学等14所学校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创建区级“绿色幸福家庭”253户,评选出100名“绿色小卫士”、24名环保达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十年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壮美画卷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新时代,新征程,城东区将继续着力厚植美丽繁荣“东大门”的绿色底色和质量底色,继往开来,笃行不怠,终将不负青山不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