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城东区多措并举 扎实做好城市运行管理
浏览:5432次 时间:2022-09-20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为切实发挥城市管理和社会综合治理作用,城东区充分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和力量,严格落实协作配合、内部运行、层级办理、业务推进工作机制,推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促进社会治理职能融合、力量整合、措施聚合,进一步提高城市运行管理精细化、高效化、智能化水平。

推动决策更加科学,提升社会治理专业化。牢固树立大数据思维,以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为靶向,实施精确预警、精准识别和精确管理,突破信息孤岛限制,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提升政府便民服务水平。将网格化综合管理指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化、视频指挥调度平台权限配置到镇办及各村(社区)。打造区级“12345”热线智慧办理平台,及时分析转办市级“12345”市民热线派发案件,截至目前,共办理市政府公开电话12345转办案件16692件,办结案件16169件,按时办结率达到96.86%。建立长效联通机制,构建跨行业、跨部门协同合作,向公安部门推送视频监控探头1546个,向市大数据局推送人口数据241265条、房屋数据111726条,融合城东区生态互联网平台水环境、大气质量、园林绿化3套子系统,在城区河道、重点道路、工地、公园绿地和社区设置监测点位54处,对水文状况、城市内涝、垃圾分类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响应,充分发挥信息数据资源的价值。

促进信息交流共享,提升社会治理常态化。建立健全数据存储、交换、共享和开放机制,实现数据融合聚类、专业化精准预警、扁平化实时指挥、闭环化流转处置,提升智慧治理水平。在城区重点区域、老旧楼院和治安卡点,安装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967个,全方位变焦摄像头432个,枪机摄像头522个,全时通摄像头7个,智能分析摄像头6个,人脸卡口摄像头30套等,实现辖区学校、幼儿园、商(市)场等主要区域的全覆盖;推动重点行业单位横向联网,有效整合公安、交警、建设、城管、生态环境等42家单位的各类视频监控摄像头4013个,达到重点场所、主要路口视频联网共享,监控24小时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覆盖范围达到辖区建成区95%以上。截止目前,向社会单位、市民群众提供视频监控展示业务1000余次,协助公安部门侦破各类案件700余起。

注重前延技术拓展,助力隐患排查精细化。充分运用技防优势,利用架设在中惠紫金城楼顶、泮子山高空、莱云大厦楼顶的3个鹰眼摄像头;南山山顶(2个)、北山山顶(1个)、南门大世界楼顶(1个)4个云台摄像头,部署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对南北山山体进行人工视频巡查,同时利用南山史家坪和北山电视塔的2个云台上加装的烟感和热成像系统,实时监控南北山山体出现局部温度较高,产生烟雾、局部高亮等现象,做到安全防火监控无漏洞,期间共发现2起火情隐患,并得到及时处理。同时,针对持续降雨后地质灾害的高发期,高效运用摄像头对南、北山山体、区域自建房等具有隐患的部位进行定时巡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发挥科技力量优势,推进疫情防控高效化。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全区视频探头轮巡作用,对全区55个核酸检测点、政府定点采购点实行24小时监控,对出现安全距离不够、扎堆聚集、排队人员较多等情况第一时间协助进行调度疏导,努力为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科学调度做好保障。先后在18家隔离酒店安装防疫视频监控设备300余路,每日安排专职人员2名进行非接触式全天候在线监管,建立巡查台账,邀请专家以远程形式开展疫情防控教育4次。同时,利用辖区内监控摄像头、户外广播设备以及视频采集车巡查等,对市民群众规范佩戴口罩,人员聚集等行为进行隔空喊话劝导。截至目前,8112345平台先后接听群众各类求助咨询电话20000余次,其中13000余件现场予以咨询解答,惠及人群5000余人,真正让静态管理的城市静下来,服务群众的行动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