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频电疗仪的治疗能够刺激穴位,我的膝关节疼痛缓解多了,脚底也很舒服,走起路来腿也能使上劲了......”近日,65岁的幸福社区居民王永孝正在接受中医康复治疗,他在年轻时因髋关节受损未及时治疗落下病根,左腿比右腿明显短一截,平时走路也会疼痛,通过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服务有效缓解了疼痛,成为“中医康复服务”的受益人之一。
康复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区残联把残疾人保障服务作为推进基本民生保障的重要抓手,以中医技术为助力,用中医疗法帮助残疾人缓解疼痛、疏通经络等,开创残疾人康复服务新路径。
发挥“中医优势”技术,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区残联联合韵家口镇卫生院积极探索开展残疾人中医康复服务,充分发挥中医在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中医康复服务水平,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康复治疗。同时,在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中增加了“中医康复服务”的个性化内容,让残疾人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式上“有选择”、在服务过程中“真体验”,从而达到残疾人对服务结果“真满意”。
城东区现有5支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每支团队都配备一名中医师,通过每年的家庭医生签约公共服务检查项目、精神病患者管理、慢性病管理等汇总残疾人信息,详细掌握辖区内残疾人基本健康状况。
开展“送康上门”服务,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这样扭一下痛不痛?”“抬一抬胳膊,让我看看。”家住幸福社区东府佳苑小区的马海清奶奶,早年因脑血管疾病导致肢体残疾,行动不便,难以外出就医。来自韵家口镇卫生院的家庭医师团队为马海清奶奶制定了日常服药指导和生活自理康复方案,定期上门免费提供生活自理功能的恢复训练与指导、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心理疏导和康复知识咨询服务,让马奶奶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免费的中医康复服务。
“一方面,我们会针对服务对象或者服务对象的长期护理人员,进行常见病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和自我保健的个性化培训;另一方面,结合服务对象的残疾程度和服务需求,为其提供推拿按摩、刮痧、经络疏通、艾灸等康复保健按摩服务。”中医馆康复理疗师曹晓楠介绍,通过采用“培训+康复保健服务”的方式,对辖区肢体残疾人及护理人员进行集中或上门康复保健培训、康复保健服务,让残疾人在家也能长期得到中医康复护理,使残疾人就近就便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康复服务。
通过风湿疼痛三联疗法、冬病夏治法、中频疗法、中药熏蒸法等中医特色疗法,让残疾群众享受到了优质的中医康复服务,满足他们精准康复服务的需求,让他们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下一步工作中,城东区将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继续探索“中医+康复”的模式,进一步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