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韵家口镇以社会救助年为契机,着眼社会救助工作的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突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建设等重点工作,以强化基本生活救助,着力改善民生为目标,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适时调整社会救助方法,逐步织密编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
扎实推动“党建+社会救助”模式。韵家口镇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在社会救助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全镇党建考评体系,建立完善困难群众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村(社区)党组织职责任务,推动救助工作创新发展。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社会救助工作副镇长为副组长,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把党建引领社会救助作为一项重要的中心工作,建立督查机制,对各村(社区)党建工作和社会救助工作同步督导并通过分析研判存在问题,找准工作短板,压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形成整体合力,解决了辖区群众实际困难,实现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兜准、兜住、兜牢”,确保了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精准建立对象动态监测机制。根据省市区民政工作要求,韵家口镇联合辖区村(社区)制定完善社会救助方案、制度,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并突出以镇、村(社)多方联动的方式,全面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摸排模式。同时,严格按照《青海省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审核确认办法》和《青海省城乡支出型贫困家庭认定办法》等政策依据,扎实做好低保边缘户和支出型贫困家庭摸底排查,通过主动申报、入户走访、部门对接、动态监测等途径,对低保边缘户和困难群众进行逐一摸排,实现了对低收入和困难群众人口的信息汇聚、监测预警和精准救助,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持续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工作落地见效,韵家口镇充分发挥村(社区)老基层、老同志辖区情况底数清、政策流程熟的优势,积极组织与社区年轻干部结成“师徒对子”,细化帮带工作措施、明确帮带工作要求,督促社区老同志帮带年轻干部摸清辖区居民情况、学习政策规章、熟悉业务流程。通过手把手教、手把手带,随时随地传授工作经验、时时刻刻教授工作方法,指出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提升。不定期由镇机关民政科组织各村(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政策知识培训课,随机对已进行过专题培训的业务工作进行测验,重点检验村(社区)工作人员的学习掌握情况,并将测验结果反馈各村(社区),纳入村(社区)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反向推动了村(社区)工作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不断规范基层社会救助资料收集。今年是社会救助年,韵家口镇把社会救助工作同日常重点工作并行,建立完善督查机制,不定期督查村(社区)社会救助工作资料,指出存在的问题,规范村(社区)社会救助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同时,通过入户抽查、电话回访等形式对部分新申请社会救助家庭进行严格把关、审查,做到了救助公平,帮扶精准。
积极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为扩大覆盖面,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韵家口镇不断推出新举措,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册、传播短视频、悬挂横幅、等方式,及时宣传相关民政惠民政策,同时利用重要节点组织村(社区)开展联合宣传活动,宣传的同时让村(社区)之间有更多业务交流和经验分享的机会,形成了“多形式、多时段、多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模式。
下一步,韵家口镇将继续探索和构建党建+社会救助、党建+物质加服务等工作模式,充分利用“智慧社区”平台,发挥网格管理优势,让兜底线惠民生暖民心工程同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让民生保障工作更规范、更精准、更高效、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