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城东区总工会“四心举措”跑出服务型工会加速度
浏览:2005次 时间:2023-06-27 来源:和谐东区

东区总工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以正心、聚心、稳心、暖心“四心”为抓手,扎实打造服务型工会。

学深学实“正心”,当好思想政治领路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工会工作与区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步推进。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依托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号、职工之家、职工书屋、户外劳动者驿站等阵地开展劳模工匠先进事迹学习会、宣讲会4场次,参与人员800余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工地,筑牢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创新创优“聚心”,当好建功立业带头人。以“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为契机,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动力,以劳动和技能竞赛为载体,在全区14家企事业中广泛开展“五小”创新活动,组织引领广大产业工人积极投身创新实践。举办城东区首届餐饮服务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市20家餐饮企业60名选手参赛,进一步提升职工职业素养。持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督促企业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机制、工资平等协商机制,充分保障劳动者经济权益,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设“劳动创造幸福--致敬最美劳动者”专栏专版,集中宣传展播城东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组织开展“领略劳模风采 感受榜样力量”劳模观摩学习交流活动,全区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和先进工作者30人,深入“西宁市总工会荣誉室”,观摩学习近年来全省在脱贫攻坚、现代农业、文旅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涌现出的先进工作者。通过“传帮带”,激励更多一线职工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创造新成果,推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维权服务“稳心”,当好职工坚强靠山。打造西宁市首个“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服务中心,联合区法院、人社、司法局及14名特邀调解员,举办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培训班,案例分析会等。截至目前,共受理多元化解案件73件,办结64件。其中,职工维权案件《某酒店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案》作为青海省唯一推荐案例,入选2022年全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案例选编。持续开展“遵法守法  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法律体检进企业、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法律“八进”及女职工维权服务等活动。举办以“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为主题的女职工维权知识讲座及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辖区女职工300余人参加。引导职工合法表达诉求,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关心关爱“暖心”,当好广大职工娘家人。坚守工会初心,积极落实党赋予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使命任务,扎实推进“四季关爱”服务职工活动并做实“工会服务在身边”品牌。举行2022年度中央财政职工困难帮扶疫情生活补贴发放仪式,22户40名在档困难职工参加,共发放疫情生活补贴16.8万元。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慰问各级困难劳模10名,慰问金额1万元,开展“情系职工 健康同行”活动,为全区420名一线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进行免费健康体检。以“职工之家”“户外劳动者驿站”“职工书屋”为载体,提供爱心义剪、爱眼护眼义诊、心理健康服务等普惠服务活动。以实现“兜”得住、“兜”得牢、“兜”得好为目标,举办城东区物业服务行业职工集中入会仪式,涵盖物业服务企业14家,2200名物业服务职工加入到工会组织。联合新千王府井生活馆、中发源饭店、青海吉盛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工会组织30户家庭开展庆六一“放飞希望ㆍ绽放微笑”困难职工子女关爱活动等。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关爱劳动者的良好氛围,广大职工安全感、荣誉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下一步,区总工会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强化工会品牌建设,增强主动性,突出实效性,促进工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增强职工群众服务能力,把工会组织打造成职工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职工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