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东区在深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聚焦治理的痛点堵点,创新多项制度机制和平台载体,坚持居民需求导向,以居民自治和社会共治为内核,切实激活社区治理的“动力源”。
下好自治棋局,开启社区治理新里程。全面完成第十一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社区重新修订完善居民公约,并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及审核备案制度。推动“四议两公开”有效落实,打造“议事、决策、执行、协助、监督”一体化链条式的社区自治运作体系。充分发挥下设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6个委员会作用,推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共治格局。深入开展“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工作,向省市推荐社区优秀工作法8个,着力打造一批服务型、共建型、文化型特色服务品牌,进一步扩大社区工作影响力。
优化服务模式,加快社区治理新速度。全面推行社区AB岗互补、错时上班、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制度。健全社区“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一门式”受理平台,协助镇(街道)扎实开展就业、养老、医疗、托幼、家政等公共服务,健全完善社区定期走访、全程代办、现场办公等制度,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持续推进减负增效,不断推动社区事项准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定《城东区进一步开展社区(居委会)减负增效提升治理能力实施方案》,将社区依法履责事项清理为14项、依法协助工作事项清理为29项、考核评比达标事项精简为14项、纸质台账精简为22项、印章使用范围及开具证明指导目录清理为2项,进一步推进社区减负增效。
提升作风质效,解锁社区治理新密码。全面落实省市区作风建设要求,印发《在全区社区开展“转作风、树新风、提效能、强服务”专项行动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结合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以案促改等专项行动,查摆问题、承诺践诺、走访联系群众。以“小切口”推动服务模式转变,建立健全便民服务事项办理、居民反馈问题等服务台账,服务事项“实报实销”,缩短办结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作风建设专项巡查,依托“西宁评议”“好差评”等,自觉接受各方监督,推动作风持续转变。
下一步,城东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重点、发挥优势、补足短板,全面落实社区精细化治理各项工作安排部署,不断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推动社区治理创新上走在前、作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