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返回首页
城东区:抓小、抓早、抓苗头 化解纠纷促和谐
浏览:4871次 时间:2023-11-28 来源:和谐东区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城东区委政法委党支部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将矛盾纠纷化解作为检视整改、干事创业的重要突破口,对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倾注感情沟通、耐心细致讲解,扎实推动矛盾纠纷问题有效化解。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唱好“重头戏”,提振党员干部的精气神,提高干部职工工作质效,全面推动政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好“先手棋”——随时发现、及时介入。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严格规范调解流程、坚持定期排查梳理,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问题,认真进行梳理研判,随时发现、及时介入、实时化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作用,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加强党建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的深度融合,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将各类纠纷消灭在萌芽,化解在基层。把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作为社会治理常态化、基础性工作,加大对存在群体性事件隐患的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的风险隐患预防研判和排查化解力度,防止风险蔓延、扩散、升级,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加强与政法各单位、镇(街道)之间的信息互联共享、工作联通联动,将“接诊”变“走诊”,坚持抓早抓小、应调尽调,切实掌握调解主动权,及时发现矛盾纠纷风险隐患苗头,做到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

打好“组合拳”——多方联动、靶向发力。针对群众的矛盾纠纷问题,坚持多方联动、精准用力,靶向突破矛盾纠纷难题。不断创新完善调解机制,针对不同矛盾纠纷类型,由联点县级领导牵头,组建公安、司法、建设、信访等多部门参与的“矛盾纠纷调解队”,形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格局,深入村、社区进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以“调百姓之难,解群众之忧”为宗旨,认真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诉求,深入了解纠纷缘由和矛盾所在,围绕拆迁安置、物业管理、家庭邻里等领域,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灵活运用政策解读、思想引导、普法宣传、真情劝解等方法,有效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唱好“重头戏”——党建引领、正向引导。主题教育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做足做好正向引导工作,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强大动力,确保在为民服务和化解矛盾上出实招、做实功、求实效。找准党建引领支撑点、正向引导着力点,用“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最前沿,用“有底气”的语言弘扬主旋律,用“聚人气”的氛围传播正能量,既立足实际,又着眼长远,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营造和谐稳定氛围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不断推进品牌基层调解室建设,打造清真巷“社区书记接诊室”、周家泉“为民家事调解室”、八一路“马大姐调解工作室”等特色调解室,切实将党建引领工作的主轴主线延伸到社会治理和为民服务中,以实际行动解群众之所难,帮群众之所需